2025年3月10日 08:30修改
例句
1.他曾是首屈一指的富豪,后来家道中落了。
2.虽然他家境中落了,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
1. 中途衰落。
引
1. 家资巨万,筑来禽馆于古犁丘,减产奉客,遂致中落。
《明史·邢侗传》
2. 鸣既斥,家益中落,乃退与奇章氏耕于野。
清
《蹇千里传》
侯方域
3. 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
《书箱·错误的眼光》
邹韬奋
拼音:zhōng luò
词性:动词
解释:指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突然衰落或中断,通常用于描述家族、事业等的衰败。
例句:他家曾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家道中落。
近义词:衰落、没落
反义词:兴盛、崛起
中落通常指的是家族、企业或个人在经济、社会地位或影响力方面的衰落或衰退。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原本兴盛的事物逐渐失去其优势或地位的过程。例如,一个曾经繁荣的家族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中落,导致财富和影响力的减少。
“中落”通常指某个家族、组织或国家的衰落或没落。历史上有很多具体事件可以被称为“中落”,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
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后逐渐衰落,最终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包括内部腐败、经济衰退、外部入侵等。
明朝的灭亡:明朝在1644年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随后清军入关,结束了明朝的统治。明朝的灭亡与内部腐败、财政危机、农民起义等因素有关。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末开始逐渐衰落,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衰落的原因包括军事失败、经济问题、民族主义兴起等。
清朝的衰落:清朝在19世纪中叶后逐渐衰落,最终在1912年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衰落与内部腐败、外部侵略、改革失败等因素有关。
苏联的解体:苏联在1991年解体,结束了其长达70年的统治。解体的原因包括经济危机、政治腐败、民族问题等。
这些事件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中落”案例,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衰落过程。
中落(经济衰退或经济下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通常导致企业裁员或倒闭,失业率因此上升,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减少。
消费减少:由于收入下降或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会减少支出,尤其是非必需品的购买,这进一步影响零售业和服务业。
投资下降: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导致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创新。
政府财政压力增加:经济衰退会导致税收减少,同时政府可能需要增加支出以应对失业和社会福利需求,导致财政赤字扩大。
金融市场波动:经济衰退通常伴随股市下跌、信贷紧缩和投资者信心不足,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稳定性。
社会问题增多:失业和收入减少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率上升和心理健康问题增加。
国际贸易受影响:经济衰退可能减少进口需求,影响全球贸易,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
综上所述,中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深远且复杂,涉及就业、消费、投资、政府财政、金融市场和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
“中落”与“衰落”都表示某种下降或衰退的趋势,但它们的侧重点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中落:通常指在某个过程中或某个阶段内出现下降或衰退的情况,强调的是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例如,“家族的中落”可能指家族在某个时期经历了衰落,但未必意味着完全没落。
衰落:则更强调整体或长期的衰退趋势,往往指从繁荣或强盛状态逐渐走向没落或衰败。例如,“帝国的衰落”通常指一个强大的帝国逐渐失去其影响力和权力。
总结来说,“中落”更侧重过程中的阶段性下降,“衰落”则更强调整体或长期的衰退趋势。
应对中落(即经济、社会或个人生活中的衰退或困境)带来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认识到挑战是暂时的,并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困难。
制定计划:评估当前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计划。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分步骤实施。
节约资源:在经济或资源紧张时,合理规划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确保基本生活需求。
提升技能: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新技能或提升现有能力,为未来的机会做好准备。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寻求情感支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灵活应对:保持灵活性,根据情况变化调整策略。及时应对新的信息和变化的环境。
保持健康:注意身体和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健康饮食。
寻找机会:在困境中寻找潜在的机会,如新的职业方向、创业项目或其他可能带来转机的途径。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中落带来的挑战,并为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