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 00:31修改
例句
1.长篇小说《李自成》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例句
1.为了救回一双儿女,他不得已率部于阵前起义。
1. 仗义起兵。
引
1. 初,庐江太守王子仲弃郡奔寻阳,庐江人起义,休佑遣员外散侍郎陆悠之助之。
《宋书·殷琰传》
2. 平阳公主闻高祖起义太原,乃于鄠司竹园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
唐
《隋唐嘉话》卷上
刘𫗧
3. 萧队长接着说道:“‘中央军’插翅也飞不过来了,除非起义,投降,或是做俘虏,他们别想过来了。”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
周立波
2. 指显露文意。
引
1. 一曰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晋
《春秋经传集解序》
杜预
2. 《礼记·祭义》注曰:“臣能世禄曰富”,未尝以“田”字起义。
明
《七修类稿·诗文九·富字义非》
郎瑛
拼音:qǐ yì
词性:动词
解释:指被压迫的群体或组织起来反抗统治者或压迫者,通常是为了争取自由、平等或其他权利。
例句:历史上,农民起义多次推翻了腐朽的王朝。
近义词:暴动、反抗
反义词:投降、顺从
起义是指一群人或组织为了反抗现有政权、制度或不公正的统治,而采取的集体武装或非武装的行动。起义通常具有明确的政治或社会目标,旨在推翻现有权力结构或争取某种权利和自由。
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包括:
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古罗马奴隶起义,由角斗士斯巴达克领导,反抗罗马共和国的压迫。
黄巾起义(184年):中国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旨在推翻腐败的汉朝统治。
瓦特·泰勒起义(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由瓦特·泰勒领导,反抗封建压迫和重税。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反抗英国统治,最终导致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法国人民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重大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中国清朝时期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旨在建立一个“太平天国”。
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些起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起义的常见原因通常包括社会不公、经济不平等、政治压迫、宗教或文化迫害、以及政府腐败。当人民感到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被忽视或剥夺时,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不满和抗议,最终导致起义。此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战争或外国干预,也可能成为起义的导火索。
起义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结构变化:起义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重新洗牌,打破原有的权力结构,推动社会变革。例如,农民起义可能削弱地主阶级的统治,促进土地改革。
政治体制变革:成功的起义往往会导致政权的更迭,甚至可能引发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变。例如,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经济影响:起义可能对经济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冲击,破坏生产力,但也可能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例如,工人起义可能导致劳动法的改进,提高工人福利。
社会意识觉醒:起义往往能够唤醒民众的政治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和民主意识的提升。例如,民权运动增强了少数族裔的自我认同和权利意识。
国际关系变化:起义可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甚至改变国际格局。例如,殖民地起义可能导致独立国家的诞生,影响全球政治版图。
暴力和不稳定:起义通常伴随着暴力冲突,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人员伤亡,短期内加剧社会不稳定。
总的来说,起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变革作用,也可能带来短期的混乱和破坏。具体影响取决于起义的性质、规模和后续处理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一些类似的社会运动,这些运动通常以和平抗议、示威游行或公民不服从的形式出现。这些运动往往是为了表达对政府政策、社会不公或特定问题的强烈不满,并寻求改变。
例如,近年来全球各地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如“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抗议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以及“气候罢工”(Climate Strike)运动,呼吁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些运动虽然没有传统起义的武装冲突,但它们在动员群众、影响政策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一些国家,政治不稳定或社会矛盾激化时,也可能出现更激烈的抗议活动,甚至演变为暴力冲突。这些活动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上的起义,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导致政权更迭或重大政策调整。
总的来说,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类似于起义的运动,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往往更加多样化,且更多地依赖于和平抗议和公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