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絮聒的意思

guō

絮聒

2025年3月15日 21:50修改

拼音xù guō

1.絮聒常用意思: 絮叨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静默

2.絮聒常用意思: 絮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唠叨 , 絮叨
反义词 静默

例句 1.他絮聒了半天,我们谁也没听进去。
2.你一天到晚在我耳边絮聒,烦不烦人?

3.絮聒常用意思: 打搅;麻烦(别人)。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打搅 , 麻烦

絮聒引证解释

1. 亦作“絮咶”、“絮刮”。唠叨;吵闹。

1. 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元 《普天乐·嘲西席》曲 张鸣善
2. 不费老安人的心,钱宅也没有人来,止有张姑妈送亲,他恰有些絮刮,不要听他。 元 《荆钗记·合卺》 柯丹丘
3. 女儿多福又怕羞,不好来劝,任他絮咶个不耐烦,方才罢休。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4. 徐开金两夫妇正在火堆边絮聒不休的互相抱怨。 《还乡记》九 沙汀


絮聒是什么意思

1. 絮聒的定义是什么?

絮聒指的是说话冗长、啰嗦,内容重复且无重点,通常让人感到厌烦或无聊。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停唠叨、喋喋不休的言语行为。

2. 絮聒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哪些?

絮聒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无休止地重复相同的话题或观点,常常让人感到厌烦或无趣。具体表现包括:

  1. 重复唠叨:不断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想法,即使对方已经明白或表示不感兴趣。

  2. 无重点的谈话:说话内容缺乏重点,东拉西扯,难以抓住核心信息。

  3. 过度细节:过于关注琐碎的细节,导致对话冗长且缺乏实质性内容。

  4. 不顾他人感受:在对话中不顾及对方的反应或感受,一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5. 打断他人:在别人说话时频繁打断,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些行为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耐烦或疲惫,影响沟通的效果和人际关系。

3. 絮聒与唠叨有什么区别?

絮聒和唠叨在中文中都表示反复、冗长的说话方式,但它们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 絮聒:通常指说话内容琐碎、杂乱,且带有一定的烦扰感。这个词更强调说话的内容缺乏条理,可能让人感到厌烦或不适。例如,一个人反复讲述无关紧要的细节,可能会被形容为“絮聒”。

  • 唠叨:则更侧重于说话者反复、持续地表达同样的内容,尤其是对某人进行反复的叮嘱或批评。这个词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出于关心,但也可能让人感到不耐烦。例如,母亲对孩子反复叮嘱“多穿衣服”可能会被形容为“唠叨”。

总结来说,絮聒更强调内容的琐碎和烦扰,而唠叨更强调反复性和情感动机。

4. 如何有效应对絮聒行为?

5. 絮聒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哪些?

絮聒(即喋喋不休、反复唠叨)对人际关系可能产生以下几种负面影响:

  1. 引起反感:频繁的唠叨容易让对方感到厌烦,降低交流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对方避而远之。

  2. 削弱信任:过度絮聒可能让对方感到不被信任,尤其是当内容涉及质疑或批评时,容易破坏彼此间的信任感。

  3. 增加压力:持续的唠叨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产生焦虑或抵触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4. 降低沟通效率:过多的重复信息会让对方忽略重点,降低沟通的有效性,甚至导致误解。

  5. 破坏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中,絮聒可能让对方感到窒息,逐渐疏远,影响感情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影响,建议在沟通时注重简洁、明确,并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