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路径的意思

jìng

路径

2025年6月11日 09:40修改

拼音lù jìng

1.路径常用意思: 指通向目的地的道路。

词性名词
近义词 路途 , 道路
例词迷失路径
例词路径不熟

例句 1.我们因为路径不熟,差一点迷了路。

2.路径常用意思: 比喻行事的门路、方法和步骤。

词性名词
近义词 门路 , 途径 , 门道

例句 1.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路径引证解释

1. 道路。

1. 山西州县多在山谷之间,路迳崎岖,搬运极难。 明 《燕闲录》 陆深
2. 石头路径,冰雪一冻,异常的滑。 《老残游记》第八回
3. 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 《故事新编·起死》 鲁迅
4. 并且路上的落叶也厚了起来,树叶子完全盖着我们在走着的路径。 《家族以外的人》 萧红

2. 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1. 女孩儿从幼未曾出着闺门,我又不知路径,教我怎生去的? 元 《金钱记》第一折 乔吉
2. 正不知那一条是去路。李蒙心中大疑,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一面寻觅土人,访问路径。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3. 连年小考,苏州是来过的,于一切路迳,尚不十二分生疏。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
4. 惠姑也笑说:“可不是么,只为我路径不熟,幸亏你在后面拉着,要不然,就滚下去了。” 《最后的安息》 冰心

3. 比喻办事的门路、办法。

1. 世间也只有这一个方法路径,若才不从此去,少间便落草,不济事。 《朱子语类》卷四十
2. 《六经》浩渺,乍难尽晓。且见得路迳后,各自立得一个门庭。”问:“如何是门庭?”曰:“是读书之法。 《朱子语类》卷九六
3. 采取新法,加以中国旧日之所长,还有开出一条新的路径来的希望。 《南腔北调集·〈木刻创作法〉序》 鲁迅
4. 他们开口闭口总是——“谭会长,这个路径要请你老人家示下。” 《谭九先生的工作》 张天翼

4. 指人的行径。亦指世道。

1. 又细细叙述了高六爷那位大小姐偷野老公的故事。总而言之,如今好人少,这真不是个路径。 《万仞约》三 张天翼
2. 你去看吧,这么大清早,总不是什么好路径! 《践踏的喜悦》 罗洪


路径是什么意思

拼音:lù jìng

词性:名词

解释: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或通道;也可以比喻为达到某种目标或结果的方法或过程。

例句:1. 这片森林里有很多小路,我们得选择一条安全的路径。2. 要想成功,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近义词:路线、途径、道路

反义词:无

1. 路径的定义是什么?

路径通常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连续路线或轨迹。在不同领域中定义可能略有不同:

  1. 数学/图论:路径是图中连接一系列顶点的边序列,顶点不重复。

  2. 计算机科学:路径是文件系统中目录和子目录的层级结构,用于定位文件。

  3. 地理学:路径是地面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行走路线。

  4. 网络通信:路径是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经过的网络节点序列。

基本特征都是表示连接的路线或通道。

2. 在计算机科学中,路径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在计算机科学中,路径有许多常见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件系统:路径用于定位文件或目录在存储设备中的位置,如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2. 网络路由:路径指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路线,涉及路由算法和网络拓扑。

  3. 图算法:在图中,路径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序列,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如Dijkstra算法)、路径查找等。

  4. URL:网页地址中的路径用于定位服务器上的特定资源。

  5. 工作流管理:路径可表示任务或流程的执行顺序,如业务流程或状态机中的转移路径。

  6. 游戏开发:用于寻路算法(如A*算法)计算角色或物体的移动路线。

  7. 版本控制系统:记录文件修改的历史路径,便于追踪变更。

3. 路径规划在机器人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路径规划是机器人技术中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用于确定机器人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优或可行移动路径。它帮助机器人避开障碍物,选择高效路线,并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确保任务安全、准确地完成。应用场景包括自动驾驶、仓储物流、工业机械臂操作等。

4. 如何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欧几里得距离(适用于二维或三维空间):直接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公式:√[(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

  3. 曼哈顿距离(适用于网格状路径):计算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距离总和。

  4. 公式:|x₂ - x₁| + |y₂ - y₁|

  5. Dijkstra算法(适用于带权重的图):寻找图中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适用于非负权重。

  6. 适用于道路网络、网络路由等场景。

  7. A*算法(适用于已知目标位置的图):在Dijkstra的基础上加入启发式函数,效率更高。

  8. Floyd-Warshall算法(适用于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计算图中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具体应用场景(如是否在网格中、是否有障碍物、是否需要考虑权重等)。

5. 路径与环境设计有什么关系?

路径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性:路径设计需要考虑环境的功能需求,如行人、车辆或动物的通行,确保路径与环境的使用目的相匹配。

  2. 美观性:路径的布局、材质和形状会影响环境的整体视觉感受,好的路径设计可以提升环境的美观度。

  3. 协调性:路径需要与环境中的其他元素(如植被、建筑、水体等)协调,避免突兀或破坏整体氛围。

  4. 可持续性:路径设计应考虑环境影响,如减少生态破坏、使用环保材料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安全性:路径设计需要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如防滑、照明、无障碍设施等,与环境的安全需求一致。

总的来说,路径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环境的实用性、美观性和整体体验。

6. 路径在数学图论中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在数学图论中,路径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顶点序列:通过列出路径上经过的顶点顺序来表示,例如 ( v_1, v_2, \dots, v_k )。

  2. 边序列:通过列出路径上经过的边的顺序来表示,例如 ( e_1, e_2, \dots, e_{k-1} )。

  3. 交替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交替列出顶点和边,例如 ( v_1, e_1, v_2, e_2, \dots, e_{k-1}, v_k )。

  4. 矩阵表示: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图,可以用邻接矩阵或关联矩阵来表示路径。

这些表示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图的性质选择使用。

7. 网络中的路径选择算法有哪些?

网络中的路径选择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hortest Path First, SPF):如Dijkstra算法,用于计算从一个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2. 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 Vector, DV):如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通过邻居节点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路径。

  3. 链路状态算法(Link State, LS):如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通过广播链路状态信息来构建全网拓扑图。

  4. 路径向量算法(Path Vector):如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用于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

  5. QoS路由算法:根据服务质量(如带宽、延迟)选择最优路径。

  6. 负载均衡算法:在多条路径中分配流量以避免拥塞。

  7. 随机路由算法:随机选择路径,适用于特定场景如抗干扰网络。

8. 路径分析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有哪些?

路径分析在交通规划中有多种重要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流量预测:分析不同路径上的车流量,帮助预测拥堵情况并优化交通管理。

  2. 路线规划:为驾驶员、公共交通和物流运输提供最优路线建议,考虑时间、距离和成本等因素。

  3. 基础设施规划:评估现有道路网络的效率,识别需要新建或扩建的道路和交通设施。

  4. 公共交通优化:设计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路线和站点布局,提高运营效率。

  5. 紧急响应规划:确定紧急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的最快响应路线。

  6. 环境影响评估:分析不同交通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如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7. 多式联运规划:整合不同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的衔接路径。

  8. 交通政策评估:模拟不同交通政策(如限行、收费)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9. 事故热点识别:通过路径分析找出事故多发路段,提出改善方案。

  10. 长期城市发展:为城市扩张和新区开发提供交通网络规划依据。

9. 如何优化路径以减少时间和资源消耗?

10. 路径与人类行为心理学有何关联?

路径与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关联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情绪和决策。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路径引导行为:人们倾向于选择最便捷或熟悉的路径(如捷径效应),这种习惯反映了认知心理学中的”最小努力原则”。

  2. 空间认知:路径设计影响人们对环境的心理地图构建,这与环境心理学中的寻路行为研究相关。清晰的路径能减少焦虑,混乱的路径可能导致压力。

  3. 选择架构:路径布局无形中引导人的决策(助推理论),例如超市过道设计会利用消费心理学影响购买行为。

  4. 社会互动:路径宽度、曲折度等设计要素会影响人际距离(空间关系学),进而改变社交行为模式。

  5. 环境压力:封闭/开放路径会触发不同的心理反应,如狭窄路径可能引发幽闭恐惧,而开阔路径可能提升情绪。

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常用于城市规划、零售空间设计和公共安全管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