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童稚的意思

tóng zhì

童稚

2025年2月25日 22:11修改

拼音tóng zhì

1.童稚常用意思: 儿童。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儿童 , 孩童

例句 1.我们的童稚时光就像一本永远都读不完的书。

2.童稚常用意思: 幼稚。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幼稚 , 稚嫩 , 单纯
反义词 老练 , 老到 , 成熟

例句 1.他总爱向父亲问许多童稚可笑的问题。

童稚引证解释

1. 亦作“童穉”。儿童;小孩。

1. 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 《后汉书·邓禹传》
2. 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北齐 《颜氏家训·勉学》 颜之推
3.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唐 《送姨子弟往南郊》诗 刘长卿
4. 岂此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宋 《和农具诗》之十四 王安石
5. 不识不知的童稚,醉生梦死的俗人,他们正是这种最幸福的人。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一》 郭沫若

2. 童年。

1.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唐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 杜甫
2. 予与康候有父祖乡曲之旧,又自童稚共笔砚。 宋 《齐东野语·王魁传》 周密
3. 同是一部《离骚》,在童稚时我们不曾感得甚么,然到目前我们能称道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天才的作者。 《文艺论集·艺术的评价》 郭沫若

3. 幼稚。

1. 若以自变文出现以来所产生的叙事的种种大杰作与之相较量,则《孔雀东南飞》等等诚不免要慊然的自觉其童稚。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八章一 郑振铎
2. 当那一声焦雷打到了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 《回忆之类》 茅盾


童稚是什么意思

拼音:tóng zhì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儿童的天真、幼稚或纯真的样子。通常用来描述儿童的行为或言语显得简单、可爱或不够成熟。

例句:他的童稚问题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近义词:天真、幼稚

反义词:成熟、老练

1. 童稚的定义是什么?

童稚通常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单纯和无知。它形容儿童在行为、语言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未经世事的纯真和幼稚。童稚也可以用于形容成年人表现出类似儿童般的天真或幼稚行为。

2. 童稚在心理学中的表现有哪些?

在心理学中,童稚(也称为儿童化或幼稚化)通常指的是成年人在行为、情感或思维上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儿童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 情感依赖:过度依赖他人,尤其是在情感支持和决策方面,表现出类似儿童对父母的依赖。

  2. 逃避责任:不愿意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常常逃避或推卸责任。

  3. 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容易表现出极端的喜怒哀乐,缺乏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4. 自我中心: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表现出类似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

  5. 幻想和逃避现实:倾向于沉浸在幻想中,逃避现实的困难和挑战,缺乏面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6. 缺乏自律:难以自我约束,容易受到即时满足的诱惑,缺乏长期规划和目标导向的行为。

这些表现可能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心理发展阶段或某些心理障碍有关。如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3. 童稚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

童稚期通常指儿童从出生到大约12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认知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他们逐渐从感知和动作发展到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2. 语言发展:儿童在这一时期快速掌握语言能力,从简单的单词到复杂的句子结构,逐步发展出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发展:儿童开始形成基本的情感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逐渐学会情感调节和表达。

  4. 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家庭、同伴和社会的互动,儿童逐步发展出社会技能,如合作、分享和同理心,并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角色意识。

  5. 道德发展:儿童在这一时期开始理解基本的道德规则和社会规范,逐渐形成是非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童稚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为后续的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心理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4. 童稚期与青春期的区别是什么?

童稚期通常指儿童早期到中期的阶段,大约是3岁到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性格和行为更多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引导。青春期则是指从12岁到18岁左右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经历显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性成熟、自我意识增强、情感波动较大,开始寻求独立性和自我认同。简而言之,童稚期以依赖和探索为主,青春期则以独立和身份形成为特征。

5. 童稚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有哪些?

童稚期,通常指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阶段,对个人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

  1. 认知发展:童稚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儿童通过学习和探索发展出基本的认知能力,如语言、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情感发展: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理解和表达情感,建立情感调节机制。家庭和社交环境对情感健康至关重要。

  3. 社交技能:童稚期是儿童学习社交技能的关键时期,包括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 性格形成:儿童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基本的性格特质,如外向性、责任感和情绪稳定性。

  5. 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儿童开始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行为和决策。

  6. 身体健康:童稚期的营养、运动和医疗保健对儿童的长期健康有重要影响。

这些方面的良好发展为儿童未来的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