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言的意思

míng yán

明言

2025年3月9日 23:20修改

拼音míng yán

1.明言常用意思: 明白说出。

词性动词
近义词 表明
反义词 暗示

例句 1.你要是有什么顾虑,直接明言就好了。
2.在商业谈判中,我们一定要明言,不能含糊其辞。

明言引证解释

1. 明著之言;明白的话。

1.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战国策·秦策一》
2. 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五百字诗》 续范亭

2. 犹明辩。明白辩说。

1. 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庄子·大宗师》

3. 明白说出来。

1. 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 《韩非子·说难》
2. 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3. 又《佛说皇极收元宝卷》等书内多说十步修行,殊不一致,或者义涉奥秘,须出口传,故不明言亦未可知。 《看云随笔·无生老母的消息》 周作人

4. 明哲的话。如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明言是什么意思

拼音:míng yán

词性:动词

解释:公开、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不加隐瞒。

例句:他在会议上明言了自己的立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近义词:直言、坦率

反义词:隐瞒、含蓄

1. 明言的定义是什么?

明言通常指明确、直接的表达或声明,不加掩饰或隐晦。它强调清晰和坦率,通常用于传达信息、意见或意图,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在沟通中,明言有助于减少误解,确保信息被准确理解。

2. 明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明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多种重要作用:

  1. 表达思想:明言能够直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使读者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2. 推动情节:通过明言,作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关键信息或转折点。

  3. 塑造人物:明言可以帮助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4. 增强感染力:直接的情感表达可以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5. 传递主题:明言可以明确地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

  6. 增加可信度:通过明言,作者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相信故事情节。

这些作用使得明言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明言与隐喻有什么区别?

明言和隐喻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明言是直接、明确地表达意思,使用清晰的词语和句子,不隐藏或间接传达信息。例如,“他很生气”就是明言表达。而隐喻则是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方式间接表达意思,通常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传达某种情感或概念。例如,“他心中的火山爆发了”就是隐喻,用来形容他非常生气。简而言之,明言是直接的表达,而隐喻是间接的、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4. 明言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明言通常用于需要明确表达观点、立场或事实的场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

  1. 法律文件:在法律文书、合同或协议中,明言用于确保条款和条件清晰明确,避免歧义。

  2. 学术论文:在学术研究中,明言用于陈述研究结果、结论或假设,以确保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明言用于传达事实和信息,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 公共声明:政府或企业发布的公共声明中,明言用于传达政策、决策或立场,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晰和透明。

  5. 个人沟通:在个人沟通中,明言用于直接表达意见、感受或需求,避免误解或混淆。

  6. 商业谈判:在商业谈判中,明言用于明确表达双方的条件和期望,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和达成共识。

明言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误解和争议。

5. 明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有何差异?

明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与间接: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国和德国,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意见和情感,强调清晰和明确的沟通。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和日本,人们更倾向于间接表达,通过暗示、委婉或非语言的方式传达信息,以避免冲突或冒犯他人。

  2. 礼貌与尊重:在一些文化中,如日本和韩国,礼貌和尊重在沟通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会使用敬语和谦辞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而在其他文化中,如澳大利亚和英国,礼貌虽然重要,但沟通方式可能更加随意和直接。

  3. 情感表达:地中海文化(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中,情感表达通常更加外露和热情,人们在交流中可能会频繁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相比之下,北欧文化(如瑞典和芬兰)中,情感表达更为内敛和克制。

  4. 语境依赖:高语境文化(如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中,沟通往往依赖于共享的背景知识和非语言线索,信息传达较为含蓄。低语境文化(如美国和加拿大)中,沟通则更加依赖于明确的语言表达,信息传达更为直接。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中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沟通习惯的多样性。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