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出落的意思

chū luo

出落

2025年2月25日 04:50修改

拼音chū luo

1.出落常用意思: 少年男女(多指女性)到了青春期,体态容貌越长越好看。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出挑

例句 1.半年没见,那个小姑娘出落得更漂亮了。
2.她的侄女才刚读初中,就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出落引证解释

1. 显现;表现。

1. 表诉那弦中语,出落着指下功。 元 《张生煮海》第一折 李好古
2. 袄儿碎,裙儿烂,一身上破绽,出落着俺娘悭。 《全元散曲·满庭芳》
3.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2. 犹出挑。

1. 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元 《一枝花·赠朱帘秀》套曲 关汉卿
2. 〔秋芳〕看看长成十六岁,出落得好个女儿,美艳非常。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3. 宝玉细看那黛玉时,越发出落的超逸了。 《红楼梦》第十六回
4. 当他们游莫干山时,娴娴已经出落得又活泼又大方,知道了如何在人前对丈夫表示细腻的昵爱了。 《创造》二 茅盾

3. 犹言只落得。

1. 秋草人情即渐疏,出落的满地江湖。 元 《丽春堂》第三折 王实甫
2. 科场不第,出落着个三不归。 元 《愿成双·忆别》曲 顾德润
3. 你有一日出落得家业精,把解典本利停。房舍又无,米粮又罄。谁支持?怎接应? 元 《东堂老》第二折 秦简夫

4. 脱离。

1. 由此观之,戎臣兵伍,岂可一日使出落钤键哉!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

5. 谓有所本,有所依据。

1. 为文须有出落。从有出落至无出落,方妙。敬甫病自在无出落,便似陶者苦窳,非器之美。所以古书不可不看。 明 《与沈敬甫书》之二 归有光

6. 品评;批评。

1. 珊瑚文采天机绚,珍珠咳唾冰花溅。霜毫锦笺,品藻杜司空,褒弹张殿元,出落双知县。 元 《夜行船·送景贤回武林》套曲 汤式
2. 如今天道甚近,这般冤枉事,自然有个出落。 《快心编初集》第三回


出落是什么意思

拼音:chū luò

词性:动词

解释:形容人或事物在成长或变化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美好的形态或品质,通常用于形容女性或花朵等。

例句:几年不见,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动人。

近义词:展现、显现

反义词:无

1. 出落的定义是什么?

“出落”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貌、气质或能力上的成长和变化,尤其是变得更加出众、优秀或美丽。例如,可以说“这个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意思是她成长得越来越美丽动人。在不同的语境中,“出落”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逐渐变得更好或更完善。

2. 出落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出落”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貌、气质或才能的逐渐成熟和显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

  1. 描述外貌变化: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外貌变得更加美丽或英俊。例如:“她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了。”

  2. 形容气质或才艺: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气质或才艺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几年不见,他出落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或者 “她的钢琴技艺出落得越来越精湛。”

  3. 文学作品或艺术创作:在文学或艺术评论中,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角色或作品的逐渐完善和成熟。例如:“这部小说中的主角在故事中逐渐出落成一个英雄。”

总的来说,“出落”多用于表达一种积极的变化或成长,通常带有赞赏的意味。

3. 出落在文学作品中通常如何被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出落”通常用来描述人物特别是女性的成长和变化,尤其是从幼年到成年阶段的美丽、气质和风度的逐渐显现。这种描述往往带有赞美和欣赏的意味,强调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愈发迷人、优雅或出众。例如,作者可能会写道:“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气质非凡。” 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变化,也暗示了内在的成熟和魅力。

4. 出落与成长或发育有什么区别?

出落、成长和发育在描述个体的变化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1. 出落:通常用来形容人(尤其是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外貌、气质等方面逐渐变得美丽或出众。它更侧重于外在形象和整体气质的提升。

  2. 成长: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的变化,还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能力的提升。

  3. 发育:主要指生物体在生理结构上的成熟和功能完善,通常与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过程相关,如身高、体重、性征等方面的变化。

简而言之,出落更注重外在形象,成长涵盖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发育则侧重于生理层面的成熟。

5. 出落这个词的起源和历史是怎样的?

“出落”这个词在汉语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气质或才艺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通常带有积极的意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出”和“落”两个字的结合有关。

  1. 字义解析

  2. “出”有显现、显露的意思。

  3. “落”则有完成、定型或达到某种状态的含义。

结合起来,“出落”可以理解为某种特质或状态的逐渐显现和成熟。

  1. 历史演变

  2. 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出落”一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用来形容女子容貌和气质的变化。例如,《红楼梦》中就有类似的用法。

  3.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落”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整体成长,包括才艺、能力等方面。

  4. 现代用法

  5. 如今,“出落”依然常用于描述人的成长或变化,带有一种赞美或欣赏的意味。例如,“她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了”或“这孩子出落得很有才华”。

总的来说,“出落”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反映了汉语中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