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10:40修改
例句
1.校长昭示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正正当当做事。
2.在地震废墟上建起的希望小学,向世人昭示着“抗震精神”的力量。
1. 明白宣示或显示。
引
1. 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于前史。
汉
《越绝书·外传计倪》
袁康
2. 齐七政于璇玑,昭示太平之象。
宋
《谢赐历日表》之二
陆游
3. 近世李学士时勉、陈侍讲敬宗皆作《北京赋》,而南京、中都反不之及,岂所以阐扬洪业昭示万世者与!
明
《双槐岁钞·国初三都》
黄瑜
4. 今宜昭示大公,严惩著名贪污分子。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
邹韬奋
5. 这个道理,生活已经昭示过。
《澹定集·〈文艺评论〉改进要点》
孙犁
拼音:zhāo shì
词性:动词
解释:清楚地表明或展示某事物,使其显而易见。
例句:这次活动的成功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近义词:显示、表明
反义词:隐藏、掩盖
昭示是指通过明显的迹象或行为来揭示、展示某种信息或真理。它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事件或行为明确地表达或传达了某种意义或意图。
昭示在文学作品中通常用于揭示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世界或主题的深层含义。它通过暗示或明示的方式,提前预示故事的关键转折点或结局,从而增强读者的期待感,并在情节展开时产生更强的冲击力。此外,昭示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的合理性,使作品更具逻辑性和深度。
“昭示”和”启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都涉及到信息的传达,但在使用和含义上有所区别。
昭示:通常指通过明显的事实或现象来展示或证明某种道理或真理。它强调的是通过外在的、可见的方式让某种信息或道理变得清晰明了。例如,”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
启示:则更多指通过某种内在的领悟或灵感获得的理解或指导。它强调的是通过思考、感悟或某种神秘的方式来获得新的认识或智慧。例如,”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来说,”昭示”是通过外在的现象或事实来展示某种道理,而”启示”是通过内在的领悟或灵感来获得新的认识或智慧。
在宗教或哲学中,“昭示”通常指的是某种神圣或深刻的真理、智慧或启示被揭示或展现给人类的过程或现象。在宗教背景下,昭示常常与神或超自然力量的干预相关,被认为是神向人类传达其意志或教导的方式。例如,在基督教中,圣经被视为神的昭示,包含了神对人类的教导和救赎计划。
在哲学中,昭示可能更多地与真理的发现或理性的洞察相关。哲学家可能通过思考、推理或直觉来揭示某些关于存在、知识或道德的深刻真理。这种昭示不一定依赖于超自然力量,而是通过人类的智力和探索来实现的。
总的来说,昭示在宗教和哲学中都扮演着揭示重要真理或智慧的角色,尽管其来源和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昭示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主要包括:
法律与政策宣导:政府或机构通过公告、通知等形式向公众传达法律、政策或重要信息,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商业宣传:企业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昭示新产品、服务或品牌理念,以吸引消费者和提升市场认知度。
社会倡议:非营利组织或社会团体通过公开声明或活动,昭示其社会使命和价值观,呼吁公众关注特定问题,如环保、公益等。
科技发布:科技公司通过发布会或媒体昭示新技术、新产品,推动行业创新和公众认知。
文化传播:艺术家、作家或文化机构通过展览、出版或媒体昭示其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这些应用场景都体现了昭示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和价值观表达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