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 19:00修改
例句
1.警察及时赶到,使她免遭歹徒的毒手。
2.十多头野生大象险遭偷猎分子的毒手。
1. 凶狠的殴打。
引
1. 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地,迭相殴击。至是……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晋书·石勒载记下》
2. 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
3. 机心抱瓮虚施巧,毒手争麻实饱谙。
清
《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诗
钱谦益
2. 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引
1. 今当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镇赴其入境,一被毒手,便自吹齏鸟逝矣。
《宋书·恩幸传·徐爰》
2. 我心中其实容不得,要下毒手摆布他。
清
《奈何天·隐妒》
李渔
3. 王老增和虎子、小马他们不会遭到毒手吧。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
杨沫
拼音:dú shǒu
词性:名词
解释:指使用毒药或其他致命手段来伤害或杀害他人的行为,常用来形容极其狠毒的手段。
例句:他为了争夺财产,竟然对自己的亲兄弟下了毒手。
近义词:毒计、阴谋
反义词:善举、仁慈
“毒手”一词通常指通过恶毒的手段或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危害。它可以指物理上的伤害,如暴力攻击,也可以指阴谋、陷害等非直接的伤害方式。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某人采取极端或残忍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毒手”通常象征着极端的恶意、毁灭性的力量或不可逆转的伤害。它可以代表一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危险,或者是一种蓄意且致命的攻击。具体来说,“毒手”常常用于描述以下主题:
背叛与阴谋:在情节中,使用毒手的人往往是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通过隐秘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象征背叛或阴谋。
权力的滥用:毒手也可以象征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当强势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对弱者进行压迫或伤害时。
道德的堕落:使用毒手的行为通常被视为道德上的堕落,象征着人性中的黑暗面或邪恶。
命运的不可抗拒:在某些作品中,毒手可能象征着命运的无情或不可抗拒的力量,导致角色的悲剧性结局。
总之,“毒手”在文学中是一种强烈的象征,通常与负面情感、邪恶行为或不可挽回的后果相关联。
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毒手”案例,这些案例通常涉及使用毒药进行谋杀或政治暗杀。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和不信神。他被迫饮下毒堇汁而死。
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之死(公元54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据传被他的妻子阿格里皮娜毒死,以确保她的儿子尼禄能够继承皇位。
波吉亚家族的毒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波吉亚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显赫家族,以其使用毒药进行政治暗杀而闻名。他们常用的毒药被称为“坎特雷拉”。
伊丽莎白时代的毒药案(16世纪):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毒药被广泛用于政治暗杀和家庭纠纷。著名的毒药师托马斯·奥弗伯里爵士被毒死,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审判。
拿破仑·波拿巴之死(1821年):拿破仑·波拿巴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期间死亡,有理论认为他可能被砷毒害,尽管这一说法至今仍有争议。
这些案例展示了毒药在历史上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政治和权力斗争中。
“毒手”通常指的是通过下毒或其他残忍手段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法律上,这种行为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通常会根据具体情节被认定为故意伤害、谋杀或投毒罪等。法律对这种行为有明确的惩罚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维护社会秩序。如果某人被指控使用“毒手”伤害他人,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包括可能的长期监禁甚至死刑(在某些国家或地区)。
预防和应对毒手行为(如恶意投毒或故意伤害他人)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共处时,注意异常行为和可疑物品。
食品安全:确保食物和饮水的来源可靠,避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物或饮料。在外就餐时,选择信誉良好的餐厅。
自我保护: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常见毒物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家中应备有急救包和必要的药品。
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如果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向警方报告。
社区合作:与邻居和社区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照应,共同维护社区安全。
心理支持:如果经历过毒手行为,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自己从创伤中恢复。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毒手行为的风险,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好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