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 11:21修改
例句
1.今天虽是周末,但路上一如往常,依旧拥塞不堪。
2.他虽然年过六旬,但在战场上仍然宝刀不老,一如当年。
1. 完全相同;全像。
引
1. 司马羞湆鱼,一如尸礼。
《仪礼·有司彻》
2. 禄赐所供,策命仪制,一如旧典而有加焉。
《晋书·郑冲传》
3. 狄欲奖此一军,乞于讲武殿阅武试,冀仁宗亲睹其骁勇。俄而奋击号呼,一如临敌,飞矢至殿陛。
宋
《能改斋漫录·狄武襄不知体》
吴曾
4. 香山寺制一如碧云而饶古色。
明
《长安客话·香山寺》
蒋一葵
5. 赵雄立刻做个手势,打断她的话,一如他害怕触犯这两个字似的。
《小城春秋》第三七章
高云览
2. 佛教语。不二曰一,不异曰如,不二不异,谓之“一如”,即真如之理,犹言“永恒真理”或本体。
引
1. 是诸法如,诸如来如,皆是一如,无二无别,菩萨以是如入诸法实相。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昙无竭品》
2. 以一如正受之力,致三朝大事之因。
唐
《国清寺碑》
李邕
拼音:yī rú
词性:副词
解释:表示完全像以前一样,没有变化,通常用于形容某种状态或行为的持续性。
例句:他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一如当年,依然充满活力。
近义词:依旧、依然
反义词:改变、不同
“一如”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表示“完全一样”或“没有变化”的意思。它常用于强调事物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例如,“他的态度一如从前”表示他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一样。
“一如”在文学作品中通常用于表达某种不变的状态或持续的行为,类似于“一如既往”或“一直如此”。它可以出现在以下场景中:
描述人物性格或行为:用来强调某人的性格或行为始终如一,没有变化。例如:“他一如既往地冷静,面对困难从不慌乱。”
表达情感或态度:用来表示某种情感或态度持续不变。例如:“她对朋友的支持一如往昔,从未改变。”
描绘自然或环境:用来描述自然现象或环境的持续状态。例如:“山间的溪流一如千百年来那般清澈。”
叙述历史或传统:用来强调某种历史或传统的延续性。例如:“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一如古时,充满了古老的风俗。”
通过这些场景,“一如”在文学作品中帮助传达出一种恒久不变或持续性的氛围。
“一如”与“一致”、“相同”等词语在含义上有些许区别:
一如:通常表示“完全一样”或“始终如一”,常用于强调某种状态或行为的一致性,尤其在时间或情境上保持不变。例如:“他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一致:表示在观点、意见或行动上完全相同或协调,强调多个个体或元素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例如:“他们的意见完全一致。”
相同: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性质、特征或状态上没有区别,强调相似性或等同性。例如:“这两件衣服的颜色相同。”
总结来说,“一如”更强调时间或情境上的不变性,“一致”强调多个个体或元素的协调,而“相同”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等同性。
在古代汉语中,“一如”通常表示“完全一样”或“完全相同”,常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例如:“其行一如古人。” 这里的“一如”强调了行为与古人的完全一致。
在现代汉语中,“一如”仍然保留了“完全一样”的意思,但使用频率较低,且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场合。例如:“他的态度一如往常。” 这里的“一如”表示态度与过去没有变化。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一如”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在意义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得更少,且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
“一如”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中性或客观描述:在描述事物或情况时,“一如”通常表示“和以前一样”或“保持不变”,这时它的情感色彩是中性的。例如:“他的态度一如往常。” 这句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
正面情感:在某些语境下,“一如”可以带有积极的意味,表示某种值得赞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例如:“他的表现一如预期,令人满意。” 这里的“一如”暗示了某种期待的实现,带有正面的情感。
负面情感:在另一些情况下,“一如”可能带有消极的意味,表示某种不变或缺乏进步的状态。例如:“问题一如过去,没有得到解决。” 这句话中的“一如”暗示了问题的持续存在,带有负面的情感。
总的来说,“一如”本身并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而是根据上下文和搭配的词语来决定其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