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浮水的意思

shuǐ

浮水

2025年2月26日 15:30修改

拼音fú shuǐ

1.浮水常用意思: 在水里游。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句 1.锅里个个玲珑精巧的饺子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儿。
2.他在海边长大,所以很小就会浮水。

浮水引证解释

1. 漂于水面。

1. 蝗自西来,行而不飞,浮水缘城而入府第。 《旧唐书·高骈传》
2. 〔蜀地〕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后汉书·公孙述传》
3. 川云浮水净,野火隔林微。 清 《十月朔上 程先贞

2. 泅水;在水里游泳。

1. 尚书左丞甄琛曰:“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 北魏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杨
2.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朝花夕拾·范爱农》 鲁迅


浮水是什么意思

拼音:fú shuǐ

词性:动词

解释:指物体或人在水面上漂浮,不沉入水中。也可以比喻某事物表面上存在但实际上没有实质性内容。

例句: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浮水,景色非常美丽。

近义词:漂浮

反义词:沉没

1. 浮水的定义是什么?

浮水是指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保持不沉的状态。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或者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使其能够保持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而不下沉。浮水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例如木头浮在水面上,或者船只在水中漂浮。

2. 浮水现象在自然界中常见吗?

浮水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算特别常见,但在特定条件下确实会发生。浮水通常是指物体或液体在水面上漂浮的现象,这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树叶或油滴浮在水面上。然而,在自然界的某些特殊环境中,如盐湖或高盐度的水体中,浮水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高盐度会增加水的密度,使某些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此外,在某些地质活动中,如温泉或间歇泉,也可能观察到浮水现象。总的来说,浮水现象虽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但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存在。

3. 浮水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

浮水的物理学原理主要基于阿基米德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流体(如液体)时,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流体表面;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流体的密度,物体将悬浮在流体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流体底部。

对于浮水现象,通常是指物体(如船只或人体)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物体的总体密度(包括内部空气或其他低密度材料)小于水的密度,因此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足以抵消其重力,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

4. 浮水在工程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浮水在工程学中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利工程:浮水用于设计和建造水坝、水库、灌溉系统等,帮助管理和分配水资源。

  2. 船舶与海洋工程:浮力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设计,确保船只能够在水上浮起并保持稳定。此外,浮标、海上平台等也依赖于浮水技术。

  3. 桥梁与结构工程:在桥梁设计中,浮水技术用于计算桥梁的浮力和稳定性,特别是在跨水域的桥梁建设中。

  4. 环境工程:浮水技术用于污水处理和废水管理,如浮选池和浮渣处理系统。

  5. 建筑与土木工程: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浮水技术用于设计基础结构,防止建筑物因地下水浮力而上浮或损坏。

这些应用展示了浮水在工程学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5.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浮水现象?

验证浮水现象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需要一个透明容器(如玻璃杯或烧杯)、水、不同密度的物体(如木块、塑料块、金属块等)。

  2. 加水:在容器中装入足够的水,确保物体放入后能够完全浸没或部分浸没。

  3. 放入物体:将不同密度的物体依次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表现。

  4. 观察现象: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如木块、塑料块)会浮在水面上,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如金属块)会沉入水底。

  5. 记录结果: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和状态,并与物体的密度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验证浮水现象,即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