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宜的意思

得宜

2025年3月9日 00:21修改

拼音dé yí

1.得宜常用意思: 适当;合适;妥当。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恰当 , 得当 , 适当
反义词 失当 , 失宜
例词安置得宜
例词处理得宜

例句 1.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才是一种得宜的表现。
2.在危机事件中,我们处置得宜,可以有效减少损失。

得宜引证解释

1. 得其所宜;适当。

1.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史记·秦始皇本纪》
2. 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 南朝 梁 《文心雕龙·书记》 刘勰
3. 令公勋德不同常人,且又为国姻戚,自令公始,亦谓得宜。 唐 《因话录·宫部》 赵璘
4. 抚台一官最称雄紧,久任极为得宜,盖地方利病既熟,吏习而民安之。 明 《野获编·督抚·巡抚久任》 沈德符
5. 或隔岁便芟剪得宜,至花放,恰采入供。 清 《影梅庵忆语》 冒襄
6. 于此可见物性不齐,不可勉强,务在处分得宜,趋避有道,皆能自得,斯为善耳。 《生活的况味·谈娱乐》 周作人


得宜是什么意思

拼音:dé yí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处理事情或行为举止恰到好处,合乎情理或时机。

例句:他在会议上的发言得宜,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近义词:恰当、合适

反义词:失当、不当

1. 得宜是什么意思?

得宜是指做事或处理问题恰到好处、合适、恰当的意思。它强调在某种情境下采取的行为或方法既不过分也不不足,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2. 在哪些情境下可以使用得宜这个词?

“得宜”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或安排恰当、合适。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得宜”的情境:

  1. 行为举止:在社交场合中,某人的言谈举止得体、合适,可以说“他的言行得宜”。

  2. 安排计划:在组织活动或制定计划时,如果安排合理、合适,可以说“这次活动的安排非常得宜”。

  3. 处理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方法得当、合适,可以说“他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得宜”。

  4. 穿着打扮:在特定场合下,穿着合适、得体,可以说“她的穿着非常得宜”。

总之,“得宜”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或安排与情境相符合,恰当合适。

3. 得宜与合适的区别是什么?

得宜和合适都表示某种行为或选择是恰当的,但它们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得宜更强调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行为或选择符合礼仪、规范或道德标准,通常带有一种得体、恰当的感觉。例如,在正式场合中,穿着得体就是得宜的表现。

合适则更侧重于某事物或行为是否符合当前的需求或条件,强调实用性或匹配度。例如,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完成某项任务。

简而言之,得宜更注重礼仪和规范,而合适更注重实用和匹配。

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得宜?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得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尊重他人:无论与谁交流,都要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冒犯性或贬低他人的语言。

  2. 倾听: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不要打断或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3. 控制情绪:在面对冲突或压力时,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不当的言行。

  4.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遵守承诺,避免撒谎或欺骗他人。

  5. 考虑他人感受:在说话或行动前,考虑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尽量避免伤害他人。

  6. 适当表达:在表达意见或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使用建设性的语言,避免过于尖锐或直接。

  7. 遵守社会规范:遵循社会礼仪和公共行为准则,如排队、让座等,展现良好的公民素养。

通过这些方式,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得体的言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5. 得宜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用法有哪些?

在文学作品中,“得宜”一词常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态度或安排恰到好处,符合情境或需求。常见的用法包括:

  1. 形容行为恰当:用于描述某人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或场合要求。例如:“他在宴会上的表现非常得宜,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2. 形容安排合理:用于描述某种安排或处理方式合理且适宜。例如:“这个计划的安排非常得宜,确保了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3. 形容态度合适:用于描述某人的态度或情感表达得当。例如:“面对批评,她的反应非常得宜,既不激烈也不冷漠。”

  4. 形容时机恰当:用于描述某种行动或决策在时机上恰到好处。例如:“他在关键时刻的介入非常得宜,化解了危机。”

总之,“得宜”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强调某种行为、安排或态度的恰当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