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寓居的意思

寓居

2025年3月10日 07:20修改

拼音yù jū

1.寓居常用意思: 寄居。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居住 , 寄居 , 侨居

例句 1.他一生无儿无女,妻子去世后,晚年便寓居在北京。
2.这些画都是他寓居巴黎时创作的作品。

寓居引证解释

1. 寄居;侨居。

1. 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 汉 《西京赋》 张衡
2. 中朝丧乱,皇高祖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更为南兰陵人也。 《南史·齐纪上·高帝》
3. 仲淹遭母忧,寓居城下,晏公请掌府学。 宋 《涑水记闻》卷十 司马光
4. 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 清 《送王 方苞
5. 他结束了洞庭和潇湘的漫游,又折回到江夏;不久便东下寻阳而暂时寓居于豫章。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郭沫若


寓居是什么意思

拼音:yù jū

词性:动词

解释:指暂时或长期居住在他乡或外地,通常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情境性。

例句:他因为工作原因寓居在上海已经三年了。

近义词:居住、定居

反义词:返乡、归家

1. 寓居的定义是什么?

寓居通常指暂时或长期居住在某地,但并不一定拥有该地的永久居住权或所有权。它强调的是居住的状态,而不是居住的归属。寓居可以用于描述在异乡、他国或其他非原生地的居住情况。

2. 寓居与定居有什么区别?

寓居和定居的主要区别在于居住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 寓居:通常指暂时性或短期的居住,居住者可能没有长期居住的打算,或者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暂时住在某个地方。寓居的人通常不会对居住地进行长期规划和投资。

  • 定居:指长期或永久性的居住,居住者有意在某个地方长期生活,并可能进行购房、置业等长期投资。定居的人通常会融入当地社区,并对未来生活做出长期规划。

简而言之,寓居是暂时的居住,而定居是长期或永久的居住。

3. 寓居在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寓居在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田园诗:许多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 隐逸文学:这类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

  3. 山水诗: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疏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4. 游记文学:记录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往往包含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5. 寓言故事:通过寓言形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庄子》中的许多寓言。

这些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4. 寓居在现代社会中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寓居在现代社会中的常见原因包括:

  1. 工作机会: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通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 教育资源:现代城市往往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学校、大学和培训中心,吸引家庭和个人迁居。

  3. 医疗设施:城市地区通常配备更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确保居民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4. 生活便利:现代城市提供丰富的生活便利设施,如购物中心、娱乐场所、交通网络等,提升生活质量。

  5. 社会文化:城市通常是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和社交机会。

  6. 安全与稳定:许多现代社会提供较高的安全水平和法律保障,使居民感到更加安心。

这些原因共同促使人们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寓居。

5. 寓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寓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习惯的改变:寓居环境通常与家庭生活不同,可能需要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饮食安排和日常活动。

  2. 社交圈的变化:寓居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交机会,结识不同背景的人,同时也可能减少与原有社交圈的互动。

  3. 经济压力的增加:寓居通常需要支付租金或相关费用,这可能增加个人的经济负担。

  4. 独立性的提升:寓居生活要求个人更多地自理和独立,有助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5. 心理适应: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节奏,可能会产生孤独感或思乡情绪。

  6. 安全与隐私:寓居环境的安全性可能不如家庭环境,需要个人更加注意安全和隐私保护。

总的来说,寓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如独立性的提升,也有挑战性的方面,如经济压力和心理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