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都的意思

大都

2025年3月10日 12:30修改

拼音dà dū

1.大都常用意思: 大多。

词性副词
近义词 多数 , 多半 , 大多

例句 1.真正的奇花异草,大都生长在大山深处,人们很少见到。
2.杜甫的杰出诗篇大都写于安史之乱前后。

大都引证解释

1. 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

1. 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 《周礼·地官·载师》
2.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
3. 唐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都。 明 《震泽长语·官制》 王鏊
4. 海右称名郡,齐东亦大都。 清 《莱州》诗 顾炎武

2. 大概;大抵。

1.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 晋 《十七帖》 王羲之
2. 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 唐 《与萧翰林 柳宗元
3. 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唐 《画记》 韩愈
4. 濂因据氏族群书补之,复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阅辄知大都,而其详别见于左方云。 明 《汉天师世家序》 宋濂
5. 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 清 《聊斋志异·八大王》 蒲松龄
6. 盖现代文明国的民俗大都即是古代蛮风之遗留,也即是现今野蛮风俗的变相。 《苦雨斋谈·我的杂学》八 周作人

3. 大多。

1. 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曲。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捣令可团便止。 北魏 《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 贾思勰
2. 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 唐 《葬安氏志》 元稹
3. 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敕鬼。 元 《荐福碑》第四折 马致远
4. 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5. 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 《山乡巨变》上一 周立波

4. 仅仅;不过。

1.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宋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 辛弃疾
2. 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 金 《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 李俊民
3. 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当他许多颦皱。 元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 王实甫

5. 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大都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 dū

词性:副词/名词

解释:作为副词时,表示“大部分”或“大多数”,用于强调数量或范围;作为名词时,指古代中国的都城,如元朝的大都(今北京)。

例句(副词):这座城市的大都居民都支持环保政策。

例句(名词):元朝时期,大都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近义词(副词):大多、多数

反义词(副词):少数、小部分

近义词(名词):京城、首都

反义词(名词):无

1. 大都的定义是什么?

“大都”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历史上,”大都”通常指元朝的首都,即今天的北京。元朝时期,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在现代汉语中,”大都”也可以用来表示”大多数”或”大部分”的意思,例如”大都会”指的是大城市。

如果你指的是其他特定语境下的”大都”,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我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2. 大都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事件?

大都是元朝的首都,现为北京。在历史上,大都经历了多个重要事件:

  1. 元朝的建立: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建造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标志着元朝的辉煌。

  2. 马可·波罗的访问: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访问大都,并在他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大都的繁华与壮丽,使欧洲人对东方有了更深的了解。

  3. 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攻占大都,元朝灭亡。明朝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并在此后迁都南京,北平一度失去首都地位。

  4. 永乐迁都: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回北平,并改名为北京。此后,北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5. 明清易代: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随后,清朝入关,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继续维持其政治中心的地位。

这些事件对大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3. 大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是什么?

大都(今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西靠太行山脉,北接燕山山脉,南面是广阔的华北平原。其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117°30′之间。

大都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约为11-12℃,年降水量约为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常有西北风,气温较低,偶尔会有降雪。

4. 大都的文化和艺术成就有哪些?

大都(今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1. 建筑艺术:大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体现了元朝的宏伟气势。皇宫、寺庙和城墙等建筑采用了融合蒙古、汉地和中亚风格的独特设计,如元大都城垣遗址和妙应寺白塔。

  2. 绘画艺术:元代绘画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风格。著名画家如赵孟頫、黄公望等人的作品,展现了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3. 戏曲与文学:元代戏曲繁荣,特别是元杂剧,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等。他们的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等,至今仍广受欢迎。

  4. 书法:元代书法家如赵孟頫、鲜于枢等,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元体”风格。

  5. 雕塑与工艺:元代的雕塑和工艺品,如陶瓷、织锦和金属制品,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5. 大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大都是中国古代元朝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北京。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规划与建筑:大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对现代北京的城市布局和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如中轴线设计和对称布局,至今仍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有所体现。

  2. 文化交流:作为元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大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对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有一定影响。

  3. 历史遗产:大都留下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元大都遗址公园等,成为现代北京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4. 政治影响: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奠定了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这一历史背景对现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行政管理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经济发展:大都时期的繁荣贸易和经济活动为现代北京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元朝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对现代北京的经济结构也有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大都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对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文化交流、历史遗产、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