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 22:41修改
例句
1.祖母最近病笃,令我们全家人都无比担心。
2.病人一旦病笃,就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和有效的治疗。
1. 病势沉重。
引
1. 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病笃。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 后病笃,复遣人哀恳神君求救。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3. 方京病笃,人谓其必死。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
拼音:bìng dǔ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危急的地步。
例句:他的爷爷病笃,全家人都在医院守候。
近义词:病危、垂危
反义词:康复、痊愈
病笃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病情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状态。它表示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危急或难以治愈的地步。
病笃的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极度虚弱:患者可能感到极度疲惫,甚至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呼吸困难: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浅表呼吸或需要辅助呼吸。
意识模糊: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
严重疼痛:身体各部位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
食欲丧失:患者可能完全失去食欲,拒绝进食。
脱水:可能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
器官功能衰竭:如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可能出现功能衰竭的迹象。
体温异常: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体温。
这些症状可能因具体疾病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病笃通常指病情严重或危急,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来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原则:
紧急处理:对于危及生命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需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氧气支持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使用特定药物,如抗生素治疗感染、降压药控制高血压、镇痛药缓解剧烈疼痛等。
手术治疗:某些疾病需要手术干预,如肿瘤切除、器官移植、血管修复等。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液体补充、电解质平衡等,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生理功能。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缓解治疗,如退烧、止咳、止吐等。
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物理治疗、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如果患者病情危急,请立即就医。
病笃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焦虑和恐惧:家属可能会对患者的病情恶化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担心失去亲人。
悲伤和抑郁:面对亲人的病情,家属可能会经历深切的悲伤和抑郁,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
无助感:家属可能会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尤其是在医疗手段无法显著改善病情时,这种无助感尤为强烈。
内疚感:一些家属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或做得不够而产生内疚感。
压力增加:照顾病笃患者可能会给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尤其是在需要长期护理的情况下。
社交隔离:由于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家属可能会减少社交活动,导致孤独感和孤立感增加。
这些心理影响可能会对家属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家属也需要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在古代医学中,“病笃”一词通常用来描述病情非常严重、危急的状态。它意味着疾病已经发展到难以治愈或危及生命的地步。古代医家如张仲景、华佗等在其著作中常提到“病笃”时,指的是患者身体极度虚弱,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甚至可能预后不良。
古代医家在处理“病笃”时,往往会采取更为谨慎和细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当的药物或疗法。同时,他们也注重预防和调养,认为在病情尚未发展到“病笃”阶段时,及早干预和调理是更为重要的。
“病笃”一词在传统语境中通常指病情严重、生命垂危的状态。在现代医学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病笃”诊断标准,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生命体征、器官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以下是常见的判断病情危重的标准:
生命体征不稳定: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指标异常,且难以通过常规治疗稳定。
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可能需要进行器官支持治疗。
意识状态改变:如昏迷、谵妄或意识模糊,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感染或败血症: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预后极差: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医学经验,判断其生存可能性极低。
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评分系统(如APACHE II、SOFA等)来量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病情符合上述标准,可能被判定为危重状态,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
病笃患者的预后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一般来说,病笃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差,尤其是在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或存在多种合并症的情况下。然而,及时的医疗干预、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良好的护理和支持仍然可以改善一些患者的预后。因此,具体情况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病笃指的是病情严重、生命垂危的状态,而临终关怀则是在病人进入这一阶段时,提供的全面照护和支持,旨在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帮助其和家属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不仅关注生理上的症状缓解,还包括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因此,病笃是临终关怀的一个关键阶段,临终关怀则是对病笃病人及其家属的全面关怀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