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善于的意思

shàn

善于

2025年5月24日 19:40修改

拼音shàn yú

1.善于常用意思: 长于;在某方面有特长。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擅长 , 长于 , 善长
反义词 不善

例句 1.我们要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已有的经验,再继续前进。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善于引证解释

1. 即单于。王莽于天凤二年改称匈奴为恭奴,单于为善于。见《汉书·匈奴传下》。

2. 在某方面擅长。

1. 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毛泽东
2. 然而此时他的心情已经不是单纯的怨恨女儿败坏了“门风”,而是带几分抱怨着女儿不善于利用她千金之体。 《子夜》八 茅盾


相关词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善于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àn yú

词性:动词

解释:指在某方面有特长或能力突出,能够熟练地做好某事。

例句:他善于与人沟通,很快就解决了团队中的矛盾。

近义词:擅长、长于

反义词:不擅、拙于

1. 善于的定义是什么?

善于通常指在某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技巧或熟练度。它描述的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并展现出优于一般水平的技能或表现。例如,“善于沟通”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他人的观点。

2. 善于和擅长有什么区别?

善于和擅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都表示在某方面有较高的能力或技巧。不过,它们在使用上有一些细微差别:

  1. 情感色彩

  2. “善于”通常更中性,强调能力或技巧的客观描述。

  3. “擅长”有时带有更强的肯定或赞赏意味。

  4. 搭配习惯

  5. “善于”常搭配抽象行为或策略(如“善于沟通”“善于分析”)。

  6. “擅长”多搭配具体技能或领域(如“擅长绘画”“擅长数学”)。

  7. 语境倾向

  8. 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善于”更常见。

  9. 口语中“擅长”使用频率可能更高。

举例对比:

  • “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强调能力)

  • “她擅长弹钢琴”(突出技能专长)

实际使用时,若不确定区别,多数情况下互换不会影响理解。

3. 如何培养善于某项技能的能力?

培养某项技能的能力需要有计划、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

  1. 设定明确目标:确定你想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达到的水平,目标要具体、可衡量。

  2. 制定学习计划:分解目标为小任务,分配时间,每天或每周坚持练习。

  3. 刻意练习:专注于技能的薄弱环节,反复练习并寻求反馈,不断改进。

  4. 寻找资源和指导:利用书籍、课程、导师或其他学习资源,获取专业知识和建议。

  5. 保持耐心和坚持:技能提升需要时间,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持续努力。

  6. 实践应用: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通过实践检验和巩固技能。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逐步提升并掌握某项技能。

4. 善于在职场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善于在职场中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工作效率:善于可以让你更快地完成任务,减少错误,提高工作质量。

  2. 增强合作:善于沟通和协作能促进团队和谐,提高整体绩效。

  3. 建立信任:表现出专业能力和可靠性可以赢得同事和上司的信任。

  4. 职业发展:善于学习和适应新技能有助于获得晋升和更多机会。

  5. 解决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帮助公司应对挑战,体现你的价值。

总之,善于在职场中不仅能提升个人表现,还能推动团队和公司的发展。

5. 善于某项技能是否意味着天赋?

善于某项技能并不一定意味着天赋。虽然天赋可以提供一定的优势,但技能的精通常常是通过持续练习、学习和经验积累获得的。许多专家认为,刻意练习和环境因素比天赋更重要。所以,即使没有明显的天赋,通过努力和正确的方法,大多数人也能在特定领域达到高水平。

6. 善于与人沟通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善于与人沟通的关键要素包括:

  1. 倾听:专注理解对方的观点,不打断对方。

  2. 清晰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信息。

  3. 同理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4. 非语言交流:注意眼神接触、表情和肢体语言。

  5. 尊重:保持礼貌,避免攻击性语言。

  6. 适时反馈:通过提问或总结确认理解正确。

  7. 适应对方:根据谈话对象调整沟通方式。

  8. 控制情绪: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反应。

  9. 真诚:坦诚相待,避免虚伪。

  10. 积极态度:保持开放和建设性的心态。

7. 善于学习的人通常具备哪些特质?

8. 如何评估自己是否善于某项任务?

要评估自己是否善于某项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结果质量:检查任务完成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标准或目标,质量是否达到专业水平。

  2. 效率:评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或资源是否合理,是否比他人或自己过去的表现更高效。

  3. 反馈:收集他人的评价或建议,尤其是来自导师、同事或客户的反馈。

  4. 自信心:分析自己在执行任务时的信心程度,是否感到游刃有余或有明显的不足。

  5. 学习曲线:观察掌握这项任务的速度,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并改进。

  6.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遇到困难时能否独立或有效地解决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更客观地判断自己是否擅长该任务。

9. 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有何差异?

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会因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和行为期望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对比:

  1.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2. 在个人主义文化(如美国、西欧)中,善于可能表现为自信、独立和直接表达个人意见。

  3. 在集体主义文化(如日本、中国)中,善于可能更强调团队合作、谦逊和避免冲突。

  4. 沟通方式

  5. 低语境文化(如德国、北欧)倾向于直接、明确的沟通,善于表现为清晰表达观点。

  6. 高语境文化(如日本、中东)更依赖非语言暗示和上下文,善于表现为含蓄和间接表达。

  7. 权力距离

  8. 在高权力距离文化(如韩国、墨西哥)中,善于可能表现为尊重权威和等级制度。

  9. 在低权力距离文化(如丹麦、以色列)中,善于可能表现为平等对待所有人并挑战权威。

  10. 时间观念

  11. 在单时间文化(如瑞士、德国)中,善于表现为严格遵守时间表和截止日期。

  12. 在多时间文化(如拉丁美洲、中东)中,善于可能表现为灵活处理时间并优先考虑人际关系。

  13. 情感表达

  14. 在情感中性文化(如日本、英国)中,善于可能表现为控制情绪和保持冷静。

  15. 在情感外露文化(如意大利、巴西)中,善于可能表现为热情表达和肢体接触。

  16. 决策方式

  17. 在风险规避文化(如日本、新加坡)中,善于表现为谨慎决策和避免错误。

  18. 在风险接受文化(如美国、澳大利亚)中,善于可能表现为快速决策和接受失败。

理解这些差异对于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互动至关重要。跨文化能力的核心是适应性和对不同行为方式的敏感性。

10.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善于某种行为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善于某种行为的能力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理论来解释:

  1. 技能习得理论:通过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个体能够逐渐掌握并熟练某种行为。这涉及从认知阶段(理解任务)到自动化阶段(无需思考即可执行)的转变。

  2.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榜样)的行为来学习,并结合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来强化这种行为。

  3. 认知心理学:强调信息处理能力,如工作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策略。擅长某种行为的人往往在这些认知功能上更高效。

  4. 天赋与特质理论:某些人可能天生具备特定的心理特质(如高开放性、专注力)或神经基础(如大脑结构差异),使其更容易掌握特定行为。

  5. 动机理论:内在动机(兴趣、满足感)或外在动机(奖励、认可)能够驱动个体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提升能力。

简言之,这种能力是先天倾向、后天学习、认知资源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