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 07:10修改
例句
1.您尽管放心,这件事包在老夫身上。
2.我只是一个卖红薯的老夫,哪里懂得这些道理。
1. 年老的男子。
引
1. 枯杨生蕛,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易·大过》
2.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唐
《老夫采玉歌》
李贺
3. 或老夫无衣,扶杖于树底;或病妪无被,夕卧于灶眉。
《大同书》甲部绪言
康有为
2. 年老男子的自称。
引
1. 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
《礼记·曲礼上》
2.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唐
《北征》诗
杜甫
3. 先生既遇着老夫,不必求签了。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4. 老夫也不能细述,只把他初立党时公拟的办事条略背诵一回罢。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
梁启超
5.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八十书怀》诗
叶剑英
拼音:lǎo fū
词性:名词
解释:老年男子对自己的谦称,常用于古语或口语中,表示自己年纪较大或地位较低。
例句:老夫今年七十有五,身体还算硬朗。
近义词:老汉、老朽
反义词:无
老夫是中文里一种自称的方式,通常是年长男性用于自称,带有一定的谦逊或幽默意味。这种称呼在古代文学或现代口语中都可以见到,有时也用来表达一种自嘲或轻松的语气。
“老夫”是一个自称词,通常用于年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自称,带有一定的谦逊或自嘲意味。常见于以下场合:
古代或仿古语境:如古装剧、历史小说、戏曲等,年长男性角色常用“老夫”自称。
幽默或调侃:现代日常交流中,年轻人偶尔会用“老夫”自称来制造反差幽默,显得风趣。
长辈对晚辈说话:年长者对年轻人说话时,有时会用“老夫”以示亲切或威严,但需注意语气以免显得生硬。
注意:现代正式场合或对陌生人使用时可能显得不合时宜,需根据语境判断。
在古代文学中,”老夫”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诗词、戏曲和小说中。它通常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说话者是一位年长的男性,带有一定的自谦或自嘲意味。例如:
在诗词中,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用法。
在戏曲和小说中,年长的男性角色常用”老夫”自称,如《三国演义》中的黄盖、《水浒传》中的晁盖等。
在正式场合或书信往来中,年长者也会用”老夫”自称以示谦逊。
需要注意的是,”老夫”的使用与社会地位和年龄相关,通常只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年男性才会使用这个自称。
老夫是古代汉语中老年男性常用的自称,带有谦逊和尊重的意味,而现代汉语中的类似称呼如“我”或“我们”则更为普遍和中性。老夫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或特定场合,而现代称呼更注重简洁和直接。此外,老夫有时还带有一定的文化或历史色彩,现代称呼则更符合日常口语习惯。
在不同方言中,“老夫”这一自称的表达方式有多种,以下是部分常见的方言表达:
粤语:我/我老嘢(“老嘢”有“老头子”之意,但语气较随意)
闽南语:我/阮(“阮”为第一人称复数,有时也用于自称)
客家话:涯/涯老(“涯”是第一人称,“老”表自谦)
吴语(如上海话):阿拉/吾(“吾”较文雅,“阿拉”更口语化)
四川话:老子/我老漢儿(“老子”较粗豪,“老漢儿”带调侃)
东北话:咱/咱老头子(“咱”含亲近感)
湖南话:俺/俺老倌(“老倌”指年长者)
注意:部分表达(如“老子”)需注意语境,可能显得不够礼貌。方言用词也可能因地区细分而不同。
使用“老夫”自称通常带有一种幽默、自嘲或略显老派的情感色彩。这种称呼往往用于调侃自己年纪大或经验丰富,有时也会显得亲切或接地气。在正式场合下较少使用,多见于轻松、非正式的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