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浪费的意思

làng fèi

浪费

2025年2月25日 02:50修改

拼音làng fèi

1.浪费常用意思: 不恰当或没有节制地使用人力、财物或时间等。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糟蹋 , 奢侈 , 挥霍 , 糜费 , 扑腾 , 浪掷 , 滥用 , 白费
反义词 仔细 , 节俭 , 俭省 , 俭朴 , 节省 , 节约 , 俭约 , 省俭 , 撙节 , 珍惜 , 爱惜 , 吝惜 , 精打细算
例词浪费精力
例词浪费木材
例词浪费时间

例句 1.他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绝不浪费粮食。
2.我每天都有两三个小时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

浪费引证解释

1. 对财物、人力、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无节制。

1. 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人食,浪费人衣。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2. 赐金真浪费,唤取从甘泉。 宋 《寄马会叔》诗 杨万里
3. 往时会饮大第,亦售三千金,尽为范所浪费。 明 《野获编·妓女·侠倡》 沈德符
4. 非这番找足前文,不成文章片段。并不是他消磨工夫,浪费笔墨。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5. 朋友们在那里奋斗,我却在这里浪费我的光阴。 《亡命》 巴金


相关词 铺张浪费 奢侈浪费

浪费是什么意思

拼音:làng fèi

词性:动词

解释:指不恰当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消耗资源、时间、精力等,导致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价值。

例句:他经常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近义词:挥霍、糟蹋

反义词:节约、珍惜

1. 浪费的定义是什么?

浪费是指对资源、时间或机会的不必要或过度的消耗,导致未能有效利用或产生预期价值。它可以涉及物质资源(如食物、能源)、人力资源(如时间、劳动力)或经济资源(如金钱)。浪费通常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它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或经济损失。

2.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浪费?

日常生活中属于浪费的行为包括:

  1. 食物浪费:购买过多食物导致过期或吃不完而丢弃。

  2. 水电浪费:长时间开灯、开空调或让水龙头长时间流水。

  3. 一次性用品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具或包装材料。

  4. 过度消费: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纸张浪费:打印不必要的文件或随意丢弃可回收的纸张。

  6. 交通浪费:短距离驾驶或不必要的频繁开车,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

  7. 衣物浪费:频繁购买新衣物或丢弃仍可穿着的旧衣物。

减少这些行为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浪费对环境有哪些负面影响?

浪费对环境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

  1. 资源消耗:浪费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如森林、矿产和水资源,加速资源枯竭。

  2. 污染增加: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垃圾填埋场释放的甲烷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

  3. 能源浪费:生产和处理废弃物品需要大量能源,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气候变化。

  4. 生态破坏:废弃物可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动植物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5. 土地占用:垃圾填埋场占用大量土地,减少可用耕地和自然栖息地。

减少浪费可以有效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如何减少食物浪费?

减少食物浪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

  1. 合理规划购物:制定购物清单,避免购买过多的食物。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尤其是易腐烂的食品。

  2. 妥善储存食物:了解不同食物的储存方法,确保食物在最佳条件下保存,延长其保质期。

  3. 合理利用剩菜:将剩菜重新加工成新的菜肴,或者冷冻保存以备后用。

  4. 注意食物保质期:定期检查冰箱和 pantry 中的食物,优先使用即将过期的食品。

  5. 分量控制:在烹饪和用餐时控制分量,避免因过量准备而导致浪费。

  6. 支持食物回收:将多余的食物捐赠给食物银行或社区组织,帮助有需要的人。

  7. 提高意识:向家庭成员和朋友传播减少食物浪费的重要性,共同采取行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食物浪费,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5. 浪费与资源管理之间有什么关系?

浪费与资源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浪费指的是对资源的无效使用或过度消耗,而资源管理则是通过合理规划、分配和使用资源,以最大化其效用并减少浪费。良好的资源管理可以帮助识别和减少浪费,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反,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管理是减少浪费的关键手段。

6. 浪费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浪费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消耗:浪费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可能加剧资源短缺问题。

  2. 成本增加:企业或个人在浪费行为中会承担额外的成本,如原材料、能源和时间的浪费,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产品或服务价格上,影响整体经济效率。

  3. 环境影响:浪费产生的废弃物会增加环境负担,导致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而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环境修复,增加了经济成本。

  4. 机会成本:浪费的资源本可以用于其他更有价值的用途,浪费意味着失去了这些潜在的经济收益。

  5. 社会不平等:浪费行为可能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浪费会使得部分群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6. 经济增长放缓:长期来看,浪费会降低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率,阻碍可持续经济增长。

因此,减少浪费不仅是环保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7. 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减少能源浪费?

减少能源浪费的有效策略包括:

  1. 提高能源效率:使用节能电器和照明设备,如LED灯泡和能源星级认证的电器。

  2. 优化建筑设计:通过良好的隔热、双层玻璃和高效供暖系统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3. 智能能源管理:安装智能电表和恒温器,实时监控和调整能源使用。

  4. 减少待机功耗:不使用电器时完全关闭电源,避免待机模式下的能源消耗。

  5. 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

  6. 优化交通方式:鼓励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7. 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识,推广节能习惯和措施。

  8. 工业节能: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9. 政府政策和激励:制定和实施节能政策,提供节能设备购买的补贴或税收优惠。

这些策略可以从个人、企业和政府层面共同实施,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8. 浪费在文化和社会中的表现有哪些?

浪费在文化和社会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物浪费:在餐饮、家庭和食品供应链中,大量食物被丢弃,尤其是在节日或大型活动期间。

  2. 资源浪费:包括水、电、燃料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不合理使用,如长时间开着不必要的灯或空调。

  3. 物质浪费:过度消费和快速更替的消费文化导致大量物品被丢弃,如电子产品、服装和家具。

  4. 时间浪费:在工作和生活中,低效的时间管理、拖延和无意义的活动导致时间被浪费。

  5. 信息浪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无用或重复的信息被传播和消费,导致注意力分散和资源浪费。

  6. 社会资源浪费:公共资源的低效使用或管理不善,如公共设施的维护不当或闲置。

这些浪费行为不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浪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