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酥软的意思

ruǎn

酥软

2025年3月10日 21:41修改

拼音sū ruǎn

1.酥软常用意思: (肢体)软弱无力。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柔软 , 松软 , 酥麻
反义词 坚硬

例句 1.走了整整一天的山路,我累得两腿酥软。
2.他大病了一场,现在仍感觉浑身酥软,一点劲儿也没有。

酥软引证解释

1. 亦作“酥輭”。松软。

1. 新麋角一具,寸截,流水内浸三日,刷腥秽,以河水入砂瓶或银瓶内,以桑叶塞瓶口,勿令漏气。炭火猛煮,时时看候,如汤耗,旋益热汤。一日许,其角烂似熟山芋,掐得酥软即止。 明 《戒庵老人漫笔·麋霜鹿霜法》 李诩

2. 谓肢体软弱无力。

1. 〔宋江等〕听了这首歌,都酥软了。 《水浒传》第三七回
2. 〔瑞虹〕渐渐苏醒,只是遍体酥软,动掸不得。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3. 她想走到小刘跟前,可是浑身酥软,两条腿拉不动。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 杜鹏程


酥软是什么意思

拼音:sū ruǎn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食物或物体非常柔软,触感细腻,容易变形或破碎。

例句:这块蛋糕烤得非常酥软,入口即化。

近义词:柔软、松软

反义词:坚硬、结实

1. 酥软的定义是什么?

酥软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食物的质地,表示其松软、易碎,且触感柔和。在食物中,酥软常指口感松脆但内部柔软,如酥皮点心或烤饼等。在描述其他物体时,酥软则可能表示其柔软、易变形或缺乏硬度。

2. 酥软的口感是如何形成的?

酥软的口感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 水分含量: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影响口感的关键因素。适当的水分可以使食品保持柔软和湿润,从而形成酥软的质地。

  2. 脂肪含量:脂肪在食品中起到润滑和柔软的作用。适量的脂肪可以增加食品的滑润感,使其更加酥软。

  3. 淀粉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烘焙或烹饪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的糊化和凝固作用会影响食品的结构。适当的糊化和凝固可以使食品内部形成细腻的网状结构,从而产生酥软的口感。

  4. 发酵过程:在制作面包或糕点时,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使食品膨胀,形成松软的质地。

  5. 温度和时间控制:适当的烹饪温度和时间可以使食品内部均匀受热,避免过度干燥或硬化,从而保持酥软的口感。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制作出具有酥软口感的食品。

3. 在烹饪中,如何使食物达到酥软的效果?

要使食物达到酥软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慢炖或慢煮:使用低温长时间烹饪,如炖、煮或焖,可以使肉质纤维逐渐松软,达到酥软的效果。

  2. 使用酸性成分:在烹饪过程中加入柠檬汁、醋或番茄等酸性食材,可以帮助分解蛋白质,使食物更软嫩。

  3. 腌制:在烹饪前用盐、糖、酸性成分或酶类(如菠萝、木瓜)腌制食物,可以软化肉质。

  4. 蒸煮:蒸煮是一种温和的烹饪方法,可以保持食物的水分和嫩度,特别适用于蔬菜和鱼类。

  5. 使用压力锅:压力锅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高压和高温快速软化食物,尤其适合炖煮肉类和豆类。

  6. 适当切割:将肉类切成较小的块或逆着纹理切,可以减少烹饪时间和增加嫩度。

根据食材和烹饪方法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技巧可以帮助你达到理想的酥软效果。

4. 酥软的食物有哪些常见的例子?

酥软的食物通常口感柔软,容易咀嚼,常见的例子包括:

  1. 蛋糕:如海绵蛋糕、戚风蛋糕等。

  2. 面包:如软面包、吐司、法式长棍面包等。

  3. 布丁:如蛋奶布丁、巧克力布丁等。

  4. 豆腐:尤其是嫩豆腐,口感非常柔软。

  5. 煮熟的土豆:如土豆泥,口感绵软。

  6. 炖煮的肉类:如炖牛肉、红烧肉,经过长时间炖煮后肉质酥软。

  7. 煮熟的南瓜:如南瓜泥,口感柔软香甜。

  8. 煮熟的米饭:尤其是糯米饭,口感软糯。

这些食物因其柔软的口感而受到广泛喜爱。

5. 酥软与松软的区别是什么?

酥软和松软都描述的是食物的质地,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酥软通常指的是食物在口中容易碎裂,质地较为脆嫩,常见于烘焙食品如酥饼、酥皮点心等。松软则更强调食物的蓬松和柔软,常见于面包、蛋糕等,口感轻盈且富有弹性。简而言之,酥软更偏向脆嫩,而松软则更偏向蓬松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