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活动的意思

huó dòng

活动

2025年3月10日 08:20修改

拼音huó dòng

1.活动常用意思: (肢体)动弹;运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动弹 , 行动 , 运动
反义词 静止

例句 1.经过治疗,他瘫痪了很久的左腿终于能活动了。

2.活动常用意思: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行动

3.活动常用意思: 动摇;不牢固;不稳定。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动摇

例句 1.在他的劝说下,我的思想有点儿活动了。

4.活动常用意思: 灵活;不固定。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流动
反义词 固定 , 停滞 , 静止
例词活动房屋
例词活动模型

5.活动常用意思: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举动 , 行为 , 行径
例词体育活动
例词野外活动

例句 1.学校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6.活动常用意思: 指钻营、说情、行贿等。

词性动词
近义词 营谋

例句 1.他四处活动,为的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既闲适又高薪的工作。

活动引证解释

1. 指物体运动。

1. 星辰活动惊歌笑,风露轻寒敌拍浮。 宋 《和萧秋屋韵》 文天祥
2. 机件依然活动,只是旧的太不像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
3. 南边的大桥上,来来往往不断的人马,像张活动的图画。 《离婚》第十五 老舍

2. 灵活;不固定。

1. 那人见刘官人手脚活动,便拔步出房。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2. 间壁有个张大嫂,为人甚是活动。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3. 〔春姐〕心内想道:“此人才貌也好,做人活动,决不像姓陆的呆子,他要来住,莫非到有意于我么?” 《娱目醒心编》卷九第二回
4. 你别老一把死拿,老板着脸作事;这年月,那行不通!你也得活动着点,该应酬的应酬,该送礼的别怕花钱! 《四世同堂》三八 老舍
5. 游击队是活动的,粮站可没那么灵便。 《铜墙铁壁》第七章 柳青

3. 动摇。

1. 见妙玉略有活动,便起身拜了几拜。 《红楼梦》第九五回
2. 以他的扔过石锁的手,只这么一撩,已撩活动了她的两个牙,血马上从口中流出来。 《四世同堂》二十 老舍
3. 不光她不反对,连我兄弟家,我老叔家,都叫我说得有个活动意思了呢。 《在田野上,前进》第十章 秦兆阳

4. 指言语生动活泼。

1. 所病者,层砌堆叠而乏疏畅活动之工。 元 《隐居通议·骈俪三》 刘
2. 觉文气不如后村活动矣。 《骈俪一》

5. 活跃;活泼。

1. 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鲁迅
2. 剪发的空气早已在流动,那一天却突然成为事实。几个在学生会里最活动的人首先剪了。 《虹》三 茅盾

6. 指经济宽裕。

1. 〔单裁缝〕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妻,遂就了这头亲事。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2. 他三十岁后,因家中吃饭的人太多,丢书不教,去学做线香。一家大小都能做线香,比教书活动得多。 《留法老学生之自述》 徐特立

7.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行动;从事有目的的行动。

1. 他的活动,他的工作,他的志愿,他都不让家里的人知道。 《家》二五 巴金
2. 第三队的队长是郑含华,先分配到沙市、荆门一带,后至老河口、襄阳、樊城以及巴东等地活动。 《洪波曲》第八章五 郭沫若
3. 只能在少数人当中活动活动。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 周而复

8. 指钻营、说情或行贿。

1. 他们家里就没有种什么地,他们是靠租子生活,主要的还是靠钱文贵能活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 丁玲
2. 七爷静极思动,自以为天津有门路,活动很有把握,自告奋勇来天津办理这件事。 《主妇集·王谢子弟》 沈从文

9. 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1. 那杨氏三十六岁,貌颇不丑,也肯与人活动。只为老公利害,只好背地里偶一为之,却不敢明当做事。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10. 犹轻松。

1. 慢慢的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 《水》三 丁玲


活动是什么意思

拼音:huó dòng

词性:名词/动词

解释:

  1. 作为名词时,指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行动或事件,通常涉及一定的人员和资源。

  2. 作为动词时,指进行某种行动或工作,通常带有积极或动态的含义。

例句:

  1. 名词:学校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2. 动词:他每天都在活动身体,保持健康。

近义词:行动、运动、事件

反义词:静止、停滞

1. 活动的定义是什么?

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且有一定持续时间的行为或事件。它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参与,涉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通常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流程,旨在实现特定的结果或体验。

2. 活动策划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活动策划的主要步骤包括:

  1. 目标设定:明确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 预算规划:确定活动所需的资金,并合理分配各项开支。

  3. 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保每个环节按时完成。

  4. 场地选择:根据活动规模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场地。

  5. 活动内容设计:规划活动的流程、环节和互动方式。

  6. 人员安排:确定负责各项任务的人员,并进行明确分工。

  7.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活动,吸引目标参与者。

  8. 物资准备:准备活动所需的设备、物料和其他资源。

  9.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10. 执行与监督:在活动进行时确保一切按计划执行,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11. 反馈与总结:活动结束后收集反馈,评估效果,并总结经验教训。

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3. 活动管理中有哪些常见的挑战?

活动管理中常见的挑战包括:

  1. 预算控制:确保活动在预算范围内进行,避免超支。

  2.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表,确保所有环节按时完成。

  3. 人员协调:有效管理团队和志愿者,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4. 场地选择:找到合适的场地,并确保其符合活动的需求。

  5. 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如天气变化或设备故障。

  6. 参与者体验:确保参与者有良好的体验,包括注册流程、活动内容和后续反馈。

  7. 技术支持:确保活动中的技术设备(如音响、投影仪)正常运行。

  8. 宣传和推广:有效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足够的参与者。

  9. 法律合规:确保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安全规定和许可证要求。

  10. 应急处理:准备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如医疗紧急事件或安全威胁。

这些挑战需要活动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如何评估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

评估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 目标达成度:活动是否达成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如参与人数、销售额、品牌曝光等。

  2. 参与者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社交媒体评论等方式收集参与者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满意度。

  3. 影响力:活动是否在目标受众中产生了预期的影响力,如媒体报道、社交平台讨论热度等。

  4. 预算执行:活动的实际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是否有超支或节省的情况。

  5. 执行效率:活动的筹备和执行过程是否顺利,是否有未预见的问题或延误。

  6. 长期效果:活动是否对品牌或组织带来了长期的正向影响,如客户忠诚度提升、市场份额增加等。

通过综合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判断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

5. 活动营销的策略有哪些?

活动营销的策略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

  1. 社交媒体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进行宣传,吸引受众参与。

  2. 限时优惠:提供限时折扣或优惠券,刺激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行动。

  3. 互动活动: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抽奖、投票或挑战赛,增加用户参与感。

  4. 合作营销:与其他品牌或影响力人物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5. 内容营销:通过博客、视频或图文内容,传递活动信息并吸引目标受众。

  6. 线下活动:举办线下体验活动,如展览、发布会或工作坊,增强品牌互动。

  7. 邮件营销: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活动邀请或提醒,直接触达潜在参与者。

  8. KOL合作:与关键意见领袖(KOL)合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推广活动。

  9. 用户生成内容:鼓励用户分享参与活动的体验,生成真实的口碑传播。

  10.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活动策略,确保资源投入的有效性。

根据活动目标和受众特点,可以选择单一或多种策略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6. 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方式和互动形式。线上活动通过互联网进行,参与者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互动通常通过文字、视频或语音进行。线下活动则是在物理场所进行,参与者需要亲自到场,互动是面对面的。线上活动通常更灵活,成本较低,但可能缺乏面对面的社交体验;线下活动则能提供更直接的互动和体验,但可能受限于地点和时间。

7. 活动预算的制定和管理有哪些要点?

8. 活动参与者体验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参与者体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满意度:良好的体验能提升参与者的满意度,使他们更愿意再次参加类似活动或推荐给他人。

  2. 参与度:优质的体验能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投入活动,提高整体参与度。

  3. 品牌形象:参与者对活动的体验直接影响他们对主办方的印象,良好的体验有助于树立正面品牌形象。

  4. 反馈与改进:通过参与者的反馈,主办方可以了解活动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

  5. 社交互动:良好的体验能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增强社交网络的建立和维系。

  6. 记忆留存:难忘的体验能让活动在参与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长期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总之,活动参与者体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否,影响参与者的感受和后续行为。

9. 活动风险管理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0. 未来活动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未来活动行业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虚拟和混合活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活动中,提供沉浸式体验。混合活动(线上与线下结合)也将成为常态,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2. 个性化和定制化:活动策划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体验,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为参与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和互动方式。

  3. 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活动策划的重要考量因素,包括减少浪费、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推广绿色出行等。

  4. 技术驱动的互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将用于提升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例如智能签到、实时反馈和个性化推荐等。

  5. 健康与安全:特别是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措施将更加严格,包括卫生标准、社交距离和健康监测等。

  6. 社交媒体的整合:社交媒体将在活动宣传和互动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直播、话题标签和用户生成内容等方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这些趋势将共同塑造未来活动行业的面貌,使其更加多样化、技术化和用户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