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积贮的意思

zhù

积贮

2025年2月26日 21:11修改

拼音jī zhù

1.积贮常用意思: 积蓄贮存。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积蓄 , 积存 , 积储 , 蓄积
反义词 消费

例句 1.他在冬天的时候积贮了许多的粮食。
2.他一直积贮着自己的力量,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积贮引证解释

1. 积聚储存。

1.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汉 《论积贮疏》 贾谊
2.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后汉书·仲长统传》
3. 惟散财薄征为君上所宜行,而无补于小民之穷饿,故其科条虽具,要不若积贮之善也。 清 《乞公建义仓引》 刘大
4. 我眼见着那几十条我苦心积贮下的烟尾巴从我看海的窗口消没了。 《羊》三 萧军

2. 指积聚储存的谷物或钱财。

1. 用刻剥聚敛无益习俗之靡,使人徒自患其财,怀促促不终日之虑,户亡积贮,物力凋敝,大乱之故,由此始也。 清 《书货殖传后》 姚鼐
2. 〔宪皇〕每令直省将天下正供籴米随漕以入,故仓庾亦皆充实,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真善为政理也。 清 《啸亭杂录·理足国帑》 昭梿
3. 原来董村西北角土地庙里,一向住有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尼姑,平常老在村里卖卖纸糊锭子之类,看去很像有一点积贮的样子。 《出奔》 郁达夫


积贮是什么意思

拼音:jī zhù

词性:动词

解释:指积累和储存财物、物资等,以备将来使用或应对不时之需。

例句:他平时非常节俭,积贮了不少钱财,以备将来买房。

近义词:积累、储备

反义词:消耗、挥霍

1. 积贮的定义是什么?

积贮通常指将物质或资源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它可以涉及各种形式的储存,如粮食、能源、资金等。积贮的目的是为了在需要时能够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可持续性和应对突发情况。

2. 积贮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积贮在经济学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 资本形成:积贮是资本形成的基础,通过积贮,个人和企业可以将部分收入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 经济稳定:积贮有助于在经济波动时提供缓冲,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积贮来应对突发经济困难,从而维持经济稳定。

  3. 投资和生产力提高:积贮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新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率。

  4. 资源配置:积贮有助于更有效地配置资源,通过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流向最有生产力的领域。

  5. 经济增长:长期来看,积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创新和扩展经济活动。

总的来说,积贮在经济中扮演着促进资本积累、稳定经济和推动长期增长的重要角色。

3. 积贮与储蓄有什么区别?

积贮和储蓄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1. 积贮:积贮通常指的是积累和储存物品或资源,不限于金钱。它可以包括粮食、物资、财富等各种形式的积累。积贮更强调物质上的积累和储存。

  2. 储蓄:储蓄则特指将金钱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以备将来使用。储蓄更侧重于金钱的积累和管理,通常与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规划相关。

总结来说,积贮的范围更广,包括各种形式的积累,而储蓄则专指金钱的积累。

4. 积贮对个人财务规划有什么影响?

积贮对个人财务规划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1. 安全保障:积贮为个人提供了应急资金,应对突发事件如失业、疾病或其他意外开支,增强财务安全性。

  2. 投资基础:积贮是进行投资的基础,有了足够的储蓄,个人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投资机会,如股票、基金或房地产,从而增加财富。

  3. 债务管理:积贮有助于减少对借贷的依赖,降低负债风险,并有助于更快地偿还现有债务,减少利息支出。

  4. 财务自由:通过持续积贮,个人可以逐步实现财务自由,减少对工作收入的依赖,提前退休或追求其他生活目标。

  5. 心理稳定:拥有一定数额的积贮可以减少财务压力,带来心理上的稳定和安全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长期财务规划。

总而言之,积贮是个人财务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未来的财务健康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 积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

积贮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重要性:

  1. 财务安全:积贮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经济保障,应对突发情况如失业、疾病或其他紧急开支。

  2. 实现目标:积贮帮助人们实现长期目标,如购房、教育、退休规划等。

  3. 减少债务:通过积贮,可以减少对借贷的依赖,避免高额利息和债务压力。

  4. 投资机会:积贮为投资提供了基础,通过投资可以进一步增加财富。

  5. 心理稳定:积贮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减少财务焦虑,提升生活质量。

  6. 经济稳定:个人和家庭的积贮有助于整体经济的稳定,减少社会对公共救助的依赖。

总之,积贮是个人财务健康和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