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昭著的意思

zhāo zhù

昭著

2025年3月10日 23:40修改

拼音zhāo zhù

1.昭著常用意思: 明显。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明显 , 显著
例词臭名昭著

例句 1.这个产品因为质量差而臭名昭著,许多消费者都对它避之不及。
2.这座城市因为治安混乱而臭名昭著。

昭著引证解释

1. 彰明;显著。

1. 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 汉 《剧秦美新》 扬雄
2. 验往揆今,若斯昭著。 《南齐书·高帝纪上》
3. 与民除害,阴功昭著。 唐 《集异记补编·永清县庙》 薛用弱
4. 迨后罪状昭著,而列圣犹曲加轸念,叠沛恩施。 清 《归田琐记·鳌拜》 梁章钜


相关词 臭名昭著 罪恶昭著 劣迹昭著

昭著是什么意思

拼音:zhāo zhù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某事物或某人的名声、成就等非常显著,广为人知。

例句:他在科学界的贡献非常昭著,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近义词:显著、著名、显赫

反义词: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1. 昭著的定义是什么?

“昭著”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明显、显著、众所周知。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非常突出,容易被人们注意到或广泛知晓。例如,某个人的成就昭著,意味着他的成就非常显著,广为人知。

2. 昭著在汉语中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昭著”在汉语中通常用于表示某事物或现象非常明显、众所周知或显而易见。常见的用法包括:

  1. 形容名声或罪行:例如,“他的恶行昭著”表示他的恶劣行为非常明显,众所周知。

  2. 形容事实或证据:例如,“事实昭著”表示事实非常清楚,不容置疑。

  3. 形容成就或功绩:例如,“他的功绩昭著”表示他的成就非常显著,广为人知。

总的来说,“昭著”常用于强调某事物或现象的显著性和公开性。

3. 昭著与其他近义词的区别是什么?

“昭著”通常用来形容某事物非常明显、众所周知,常带有一定的贬义,如“罪行昭著”。其近义词包括“显著”、“明显”等。

  • 显著:强调突出、引人注目,常用于中性或正面语境,如“成绩显著”。

  • 明显:强调清晰可见、容易察觉,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各种语境,如“效果明显”。

总的来说,“昭著”更常用于描述负面事物的公开性,而“显著”和“明显”则更为中性,适用于各种语境。

4. 昭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有哪些?

“昭著”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通常用于形容某事物或现象非常明显、众所周知。它可以用来描述人物的特征、事件的显著性或某种社会现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

  1. 人物描写:作家可以用“昭著”来形容某个人物的某种特质或行为非常明显,如“他的贪婪昭著,无人不知。”

  2. 事件叙述:在描述某个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时,“昭著”可以用来强调其广泛传播和影响力,如“这场战争的残酷昭著,令世人震惊。”

  3. 社会批判:作家可能用“昭著”来揭露某种社会不公或丑恶现象,如“官场的腐败昭著,民众早已怨声载道。”

  4. 对比与强调:在文学作品中,“昭著”也可以用来与其他不明显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重要性或影响力。

总的来说,“昭著”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增强表达的力度,使读者对某个主题或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5. 昭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有何变化?

“昭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主要围绕“明显、显著”这一核心意思展开,但其具体使用可能会有所变化:

  1. 积极语境:在正面描述中,“昭著”通常用来强调某事物的显著成就或影响力。例如,“他的功绩昭著”表示他的成就非常明显且广为人知。

  2. 消极语境:在负面描述中,“昭著”可能用来指出某事物的恶劣或令人不快的显著特点。例如,“他的罪行昭著”表示他的罪行非常明显且为人所知。

  3. 中性语境:在中性描述中,“昭著”仅用来表示某事物的明显性或显著性,不带有褒贬色彩。例如,“这一现象的影响昭著”表示这一现象的影响非常明显。

总的来说,“昭著”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描述的对象的性质上,但其核心含义始终是“明显、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