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删减的意思

shān jiǎn

删减

2025年2月25日 17:12修改

拼音shān jiǎn

1.删减常用意思: 删除削减(文字)。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补充 , 增补 , 增添

例句 1.为了使文章变得简洁,他决定对冗杂的段落进行删减。
2.老师建议她把繁芜的文字进行适当删减。

删减引证解释

1. 删略削减。

1. 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删减并合,以类相从,凡为三百卷。 《宋书·何承天传》
2. 昆友《习是编》,亦有繁碎处,窃欲为之酌量删减,故久未为作序。 清 《霞外 平步青


删减是什么意思

拼音:shān jiǎn

词性:动词

解释:指从原有的内容中去除或减少一部分,使其更加简洁或精炼。

例句:编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删减,使其更加紧凑易读。

近义词:削减、精简

反义词:增加、扩充

1. 删减的定义是什么?

删减通常指从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内容中去除或省略某些部分,以使其更加简洁或符合特定要求。删减可以用于去除不必要的细节、敏感信息或不符合特定标准的内容。在编辑、出版或制作过程中,删减常用于调整内容的长度或提高其质量。

2. 在哪些场景下需要进行删减操作?

在进行数据管理或内容编辑时,以下几种场景通常需要进行删减操作:

  1. 数据清理:在处理数据集时,删除重复、无效或错误的数据,以提高数据质量。

  2. 内容优化:在撰写或编辑文章时,删减冗余或不必要的部分,使内容更加简洁和易于理解。

  3. 存储管理: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或数据,以释放存储空间。

  4. 隐私保护:删除包含敏感信息的数据,以保护个人或组织的隐私。

  5. 系统维护:删除过时的软件、日志文件或缓存,以保持系统的运行效率。

  6. 合规要求:根据法律或政策要求,删除不符合规定的内容或数据。

这些场景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删减操作。

3. 删减与编辑的区别是什么?

删减与编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操作目的和内容范围。

  • 删减:删减通常是指删除文本中不必要的部分,以精简内容或去除冗余信息。它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减少,而不涉及对剩余内容的修改或优化。

  • 编辑:编辑则是一个更广泛的过程,包括对文本的修改、润色、结构调整和内容优化。编辑不仅可能涉及删减,还可能包括添加、重写、调整语序等操作,以确保文本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可读性。

简而言之,删减是编辑过程中的一个子步骤,而编辑则是一个更全面的文本处理过程。

4. 删减对文本内容的影响有哪些?

删减对文本内容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丢失:删减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的缺失,影响读者对文本整体内容的理解。

  2. 上下文断裂:删减可能会破坏文本的逻辑连贯性,使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或不完整。

  3. 误解风险:删减后的文本可能因为缺少必要的背景或细节,导致读者产生误解。

  4. 简洁性提高:在适当的情况下,删减可以使文本更加简洁明了,去除冗余信息,突出重点。

  5. 风格变化:删减可能改变原文的风格或语气,尤其是在删除了某些修辞或情感表达的情况下。

  6. 目的偏离:如果删减不当,可能会导致文本的原始目的或意图被削弱或改变。

因此,在进行删减时需要谨慎,确保不会对文本的核心内容和传达的信息产生负面影响。

5. 如何进行有效的删减以提高内容的简洁性?

要提高内容的简洁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删除冗余信息:去除重复的句子或段落,确保每个观点只表达一次。

  2. 简化句子结构:使用短句和简单的语法结构,避免复杂的从句和过多的修饰语。

  3. 去除不必要的细节:只保留对核心信息至关重要的细节,删除无关或次要的内容。

  4. 使用明确的语言:选择直接、具体的词汇,避免模糊或含糊的表达。

  5. 合并相似观点:将多个相似的观点或信息合并为一个简洁的陈述。

  6. 避免过度解释:仅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避免对每个观点进行过度解释。

  7. 使用列表或要点:将信息以列表或要点的形式呈现,便于快速阅读和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删减内容,使其更加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