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信用的意思

xìn yòng

信用

2025年2月26日 18:21修改

拼音xìn yòng

1.信用常用意思: 能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信誉

例句 1.我们做事要讲信用,不能出尔反尔。
2.他借书总能按期归还,是个很讲信用的人。

2.信用常用意思: 属性词。可以按时偿还,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证的。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例词信用贷款

3.信用常用意思: 信任重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疑心
例词信用贤能

例句 1.他在位期间信用贤臣,缔造了一个政治清明、天下安定的局面。

4.信用常用意思: 指银行借贷或商业上的赊销、赊购。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信用引证解释

1. 谓以诚信使用人。

1. 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吾谏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奸臣。 唐 《顺宗实录四》 韩愈
3. 头一阵便杀了贼中骑将,斩获无数;第二阵用计淹没贼人,贼人计穷力竭,便逃去了。李老爷因此十分信用。 《快心编二集》第八回
4. 荣禄之外,还有那太监李莲英,皇太后最信用他,最相好的。 清 《猛回头》 陈天华

2. 相信和采用。

1. 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 汉 《论衡·书虚》 王充
2. 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3. 恰好这荀鸴楼是最信用西药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

3. 以能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1. 听说未名社的信用,在上海并不坏。 《书信集·致李霁野》 鲁迅
2. 我们都是多年在外做事的人,我想,大事小事,人最低应该讲点信用。 《日出》第四幕 曹禺
3. 深恐坏了信用,以后没有人来投宿了。 《替身》 沙汀

4. 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证,不立即支付现金,而凭信任所进行的借贷或销购业务。

1. 异时交易,以契约定彼此之权利义务者,谓之信用。 《新尔雅·释计》 汪荣宝
2. 早几天,工会出面向人民银行交涉,给沪江借了两亿的信用贷款。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七 周而复


信用是什么意思

拼音:xìn yòng

词性:名词

解释:指一个人或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履行承诺的能力和信誉,通常用于评估其还款或履行义务的可能性。

例句:这家公司因为长期按时还款,银行对其信用评价很高。

近义词:信誉、诚信

反义词:失信、无信

1. 信用的定义是什么?

信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愿意在未立即获得回报的情况下,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信用通常涉及借贷关系,其中借款人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信用的建立依赖于借款人的信誉、偿还能力以及历史记录。

2. 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

信用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交易:信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买卖双方无需立即支付现金即可完成交易,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

  2. 扩大消费和投资:通过信用,个人和企业可以获得贷款,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3. 风险管理:信用体系帮助识别和评估风险,使金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减少坏账风险。

  4. 增强流动性:信用工具如信用卡、贷款等,增加了经济中的流动性,使得资金能够更灵活地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流动。

  5. 促进经济增长:信用支持了企业的扩张和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6. 建立信任: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助于建立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信任,促进长期合作关系的形成。

  7. 稳定金融体系:健全的信用体系有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因信用危机引发的经济波动。

总的来说,信用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3. 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按时还款:确保所有贷款、信用卡和其他账单都按时支付,这是影响信用评分的最重要因素。

  2. 保持低信用利用率:尽量保持信用卡余额低于信用额度的30%,过高的信用利用率可能对信用评分产生负面影响。

  3. 避免频繁申请新信用:频繁申请新信用卡或贷款可能会导致信用评分下降,因为每次申请都会产生硬查询。

  4. 保持长期信用账户:信用历史长度也是影响信用评分的因素之一,因此尽量保留使用时间较长的信用账户。

  5. 定期检查信用报告: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信用报告,确保没有错误或欺诈行为。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信用局进行纠正。

  6. 多样化信用类型:拥有不同类型的信用账户(如信用卡、房贷、车贷等)可以展示你管理多种信用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信用评分。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你可以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在未来获得更好的贷款和信用条件。

4. 信用评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信用评分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的信用历史数据来评估其信用风险。具体步骤包括:

  1. 数据收集:从银行、信用卡公司、贷款机构等获取个人的信用记录,包括还款历史、信用额度、未偿还债务等。

  2.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模型和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评估个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行为。

  3. 评分计算: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信用评分,通常是一个三位数的数字,范围在300到850之间,分数越高表示信用风险越低。

  4. 定期更新:信用评分会根据最新的信用活动定期更新,以反映个人当前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分系统帮助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批准贷款、信用卡申请,以及确定利率和信用额度。

5.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信用评估: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估其信用风险。

  2. 分散投资:通过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借款人或项目,降低单一风险的影响。

  3. 设定信用限额:为每个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设定最大信用额度,以控制可能的损失。

  4. 抵押和担保: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以减少违约时的损失。

  5. 信用保险:购买信用保险,以转移潜在的信用损失。

  6. 监控和预警:持续监控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变化,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

  7. 合同条款:在合同中加入保护性条款,如提前还款条款、违约罚金等,以降低风险。

  8. 信用衍生工具:使用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工具,对冲信用风险。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有效管理信用风险。

6. 信用与贷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信用与贷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信用是指个人或机构在金融交易中的可靠性和还款能力,通常通过信用评分或信用报告来评估。贷款则是金融机构向个人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借款人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信用状况直接影响贷款申请的批准与否以及贷款条件(如利率、期限和额度)。信用评分高的人通常更容易获得贷款,并且可能享受更低的利率和更优惠的条款,因为银行认为他们违约的风险较低。相反,信用评分低的人可能难以获得贷款,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以补偿银行的风险。

因此,良好的信用记录是获得贷款的重要前提,而按时还款也有助于维护和提升信用评分。

7. 信用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信用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贷款和融资: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或融资,并且通常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相反,信用不良可能会导致贷款被拒或利率较高。

  2. 商业合作:企业在与其他公司合作时,信用状况往往是被考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信用可以增强合作伙伴的信任,促进业务发展。

  3. 就业机会:在某些行业或职位中,个人的信用记录可能会影响雇主的招聘决策,尤其是涉及财务管理的岗位。

  4. 保险费用:保险公司在评估保费时,可能会参考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记录,信用较好的通常能获得更优惠的保费。

  5. 租赁和住房:个人在租房或购房时,房东或贷款机构可能会查看信用记录,良好的信用有助于顺利通过审核。

  6. 商业信誉: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其市场声誉,良好的信用可以吸引更多客户和投资者,而信用不良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

总之,信用状况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

8. 信用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信用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以下是其主要发展阶段的概述:

  1. 古代信用:在早期社会中,信用主要以物物交换和口头协议的形式存在。例如,农民可能借种子并在收获时偿还。古埃及和巴比伦等文明中,已有早期的借贷记录。

  2. 中世纪信用:在中世纪欧洲,随着贸易的发展,信用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部分。意大利的银行家如美第奇家族开始提供贷款和汇票服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3. 近代信用:17至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信用体系的复杂性增加。英国的英格兰银行等现代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信用机构的成熟。同时,债券和股票等金融工具开始流行。

  4. 现代信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信用体系进一步扩展。信用卡、消费信贷和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广泛普及。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如标准普尔和穆迪,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5. 当代信用: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信用体系进入数字化时代。在线支付、P2P借贷和区块链技术等创新,正在重塑信用的管理和使用方式。

总的来说,信用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复杂化,从简单的借贷关系演变为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9. 信用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有哪些?

信用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L/C):信用证是银行根据买方的请求,向卖方开出的付款承诺。它确保卖方在满足特定条件(如提交规定的单据)后能够收到货款,从而降低交易风险。

  2. 赊销(Open Account):在赊销交易中,卖方在发货后允许买方在一定期限内付款。这种安排基于双方的信任,通常适用于长期合作的贸易伙伴。

  3. 保函(Bank Guarantee):保函是银行为买方或卖方提供的担保,确保合同条款的履行。如果一方未能履行义务,银行将按保函规定赔偿另一方。

  4. 信用保险(Trade Credit Insurance):信用保险保护卖方免受买方违约或无法付款的风险。保险公司在买方无法支付货款时,会向卖方提供赔偿。

  5.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帮助贸易伙伴了解对方的信用风险。高信用评级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和优惠的交易条件。

  6. 贸易融资(Trade Finance):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贸易融资服务,如出口信贷、进口信贷和应收账款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促进贸易顺利进行。

这些信用工具和机制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增强交易双方的信任,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10. 信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信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 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信用评估和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更多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模型将被广泛应用。

  2. 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将更加全面和透明,涵盖更广泛的行为数据,如社交媒体活动、在线购物习惯等。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能被用于提高信用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减少欺诈行为,并促进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

  4. 跨境信用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信用体系可能逐步融合,形成更加统一的国际信用标准。

  5. 信用服务的个性化:基于用户行为和偏好的个性化信用服务将更加普及,提供更精准的信用产品和解决方案。

  6.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纳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将越来越多地考虑其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

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信用体系向更加智能化、透明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