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缺略的意思

quē lüè

缺略

2025年3月10日 11:40修改

拼音quē lüè

1.缺略常用意思: 缺少或省略。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欠缺 , 缺失
反义词 完整
例词释文缺略

例句 1.他写的故事过于缺略,应该再增加些细节。
2.由于时代久远,文献缺略,许多关于炎黄二帝的描述都有所失真。

缺略引证解释

1. 欠缺;不完整。

1. 世德陵夷,文颇缺略。 南朝 梁 《拾遗记序》 萧绮
2. 《书》之所载,以言为主,至于废兴行事,万不记一,语其缺略,可胜道哉! 唐 《史通·疑古》 刘知
3. 旧本传奇,每多缺略不全之事、刺谬难解之情。 清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 李渔


缺略是什么意思

拼音:quē lüè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事物不完整,缺少某些部分或细节。

例句:这份报告的内容有些缺略,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近义词:不完整、欠缺

反义词:完整、详尽

1. 缺略的定义是什么?

2. 缺略在语言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缺略在语言学中指的是在语言表达中省略某些成分,但仍然能够被理解的现象。这种省略可以是词语、短语或句子的一部分。缺略的主要作用包括:

  1. 提高语言效率:通过省略不必要的成分,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和高效。

  2. 增强语境依赖:缺略通常依赖于上下文或语境,使得说话者和听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省略的部分。

  3. 体现语言习惯: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缺略的使用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习惯和规范。

  4. 促进流畅交流:在日常对话中,缺略有助于保持对话的流畅性,减少冗余信息。

例如,在英语中,回答“Are you coming?”时,可以简单地说“Yes”而不需要重复整个句子“Yes, I am coming.” 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缺略现象。

3. 缺略与省略有什么区别?

缺略和省略在语言学中都涉及到某些成分的缺失,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1. 缺略

  2. 缺略通常指在表达中由于某种原因(如语境、习惯等)而缺少某些成分,但并不影响整体的理解。

  3. 缺略的成分往往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或常识推测出来的。

  4. 例如,在对话中回答“你去吗?”时,只说“去”而不说“我去”,这就是一种缺略。

  5. 省略

  6. 省略则是指有意或无意地省去某些成分,通常是为了使表达更加简洁或避免重复。

  7. 省略的成分在语法上是必要的,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省去。

  8.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苹果,她也喜欢。”中,“她”后面省略了“喜欢苹果”。

总结来说,缺略更多是出于习惯或语境的需要,而省略则是为了简洁或避免重复。两者都使得表达更加高效,但省略的成分在语法上更为重要。

4. 缺略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有哪些?

缺略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悬念:作者通过有意省略某些关键信息,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阅读以寻找答案。

  2. 艺术留白:缺略可以创造出艺术上的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解读和补充,从而增强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3. 突出主题:通过省略次要细节,作者可以更集中地突出作品的核心主题或情感,使读者更容易抓住重点。

  4. 表现人物心理: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缺略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犹豫、困惑或难以言表的情感,增加人物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5. 加快叙事节奏:在某些情节中,作者可能会省略不必要的细节,以加快叙事节奏,使故事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6. 象征与隐喻:缺略有时也用作象征或隐喻的手段,通过省略某些内容来暗示更深层次的含义或主题。

总的来说,缺略是一种有效的文学手法,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增强读者的参与感。

5. 缺略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是什么?

缺略在语言表达中指的是省略某些词语或句子成分,以达到简洁或强调的效果。这种表达方式的影响包括:

  1. 简洁性:缺略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减少冗余信息,提高表达效率。

  2. 强调:通过省略不必要的成分,可以突出句中的关键信息,使重点更加明显。

  3. 语境依赖:缺略通常依赖于上下文或对话双方的理解,如果语境不明确,可能会导致误解或信息缺失。

  4. 形式多样:缺略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面,如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然而,过度使用缺略可能会导致表达不清或信息不完整,尤其是在正式或技术性较强的文本中,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