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暂行的意思

zàn xíng

暂行

2025年2月25日 13:01修改

拼音zàn xíng

1.暂行常用意思: 暂时实行(法令、规章等)。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词暂行条例

例句 1.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暂行措施。
2.这个政策是暂行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暂行引证解释

1. 谓刚上路;行不久。

1. 谟昼眠,梦甲云:“暂行,忽暴病,患心腹胀满,不得吐痢,某时死亡。” 《太平御览》卷七四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2. 暂时实行。

1. 皇上所谓常例者,亦近年相沿,如今年暂行,明年即据为例,非祖宗旧例也。 明 《文华殿论奏》 张居正
2.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布。 《人民日报》2014.2.28
3.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年月起施行。 《文汇报》2014.12.23

3. 犹暂且;暂时。

1. 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原有定例,同汉人一体开科取士。前因用兵,暂行停止,今仍照旧举行。 清 《池北偶谈·谈故四·满洲乡试》 王士禛
2. 朕御极之初,即欲重治其罪,惟思伊等系顾命之臣,故暂行宽免,以观后效。 清 《霞外 平步青


暂行是什么意思

拼音:zàn xíng

词性:形容词

解释:暂时实行的,非永久性的,通常用于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的规定、措施或安排。

例句:公司发布了暂行规定,以应对当前的紧急情况。

近义词:临时、暂时

反义词:永久、长期

1. 暂行条例的定义是什么?

暂行条例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暂时实施的法规或规定,通常用于在正式法规制定或修改之前,应对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或社会管理需求。暂行条例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有效期通常较短,且可能在正式法规出台后被废止或修订。

2. 暂行规定的法律效力如何?

暂行规定具有与正式法律相同的法律效力,但其有效期通常较短,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被修改或废止。暂行规定通常用于在正式法律出台之前,临时规范某些事项或解决紧急问题。在有效期内,暂行规定具有约束力,相关方必须遵守。

3. 暂行政策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实施?

暂行政策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实施:

  1. 紧急情况:当社会或经济面临突发危机或紧急状况时,政府可能会迅速出台暂行政策以应对问题。

  2. 试点项目:在正式政策实施之前,政府可能会在特定地区或领域试行暂行政策,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3. 政策调整期:当现有政策需要调整或更新时,暂行政策可以作为过渡措施,直到新的正式政策制定完成。

  4. 临时需求: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快速响应短期需求或问题,暂行政策可以提供灵活性和快速解决方案。

暂行政策通常具有临时性,旨在快速解决问题或测试新措施,待情况稳定或评估完成后,可能会被正式政策取代或调整。

4. 暂行措施与正式措施的区别是什么?

暂行措施和正式措施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实施的临时性和正式性。暂行措施通常是在正式措施尚未确定或实施之前,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或临时需求而采取的短期解决方案。它们往往是临时性的,可能在条件成熟或正式措施出台后被取代。正式措施则是经过充分讨论、评估和批准后的长期或永久性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法律效力。

5. 暂行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暂行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通常取决于其制定的背景和目标。一般来说,暂行制度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向上发展:

  1. 正式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和评估后,暂行制度可能会根据实际效果和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转化为正式的制度。

  2. 废止或替换:如果暂行制度在实践中被发现存在重大问题或不适合长期实施,可能会被废止或由其他更合适的制度取代。

  3. 持续优化:暂行制度可能会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进行持续调整和优化,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4. 扩展或推广:如果暂行制度在特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能会被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或推广到其他地区或行业。

具体的发展方向需要根据暂行制度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变化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