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15:31修改
例句
1.公司决定延请专业顾问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2.这个饭店一直都延请正宗川菜厨师掌勺,口味很好。
1. 邀请;招请。
引
1. 杜长威持节诣军门,帝遣棨戟迎,延请入军。
《东观汉记·光武纪》
2.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
《后汉书·逸民传·庞公》
3. 又开了几家店铺,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拼音:yán qǐng
词性:动词
解释:指邀请某人参加某个活动或担任某个职务,通常带有正式和尊重的意味。
例句:学校延请了多位专家学者来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
近义词:邀请、聘请
反义词:拒绝、谢绝
延请通常指邀请某人参与某项活动或担任某个职务,尤其是指邀请专家、学者或重要人物。这个词常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对受邀者的尊重和重视。
延请的常见场景包括:
学术领域:邀请专家、学者或教授进行讲座、研讨会或学术交流。
商业活动:聘请顾问、培训师或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指导或培训。
文化活动:邀请艺术家、作家或名人参与展览、签售会或文化活动。
社交场合:邀请朋友、家人或同事参加聚会、婚礼或其他社交活动。
政府和公共事务:邀请政要、官员或专家参与政策讨论、公共论坛或新闻发布会。
医疗领域:邀请知名医生或专家进行会诊、手术或医疗培训。
这些场景中,延请通常是为了借助被邀请者的专业知识、经验或影响力来达到特定目的。
延请和邀请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延请:通常指正式地请某人来做某事,常用于较为庄重或专业的场合。例如,延请专家、延请医生等。它带有一种尊重和正式的意味。
邀请:范围更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邀请朋友参加聚会、邀请同事共进午餐等。它的语气相对轻松和随意。
总结来说,延请更正式和庄重,而邀请则更为通用和灵活。
在正式场合中进行延请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明确邀请目的:清楚说明邀请的原因和场合,如会议、晚宴或庆典等。
使用正式语言:采用礼貌、正式的语言表达邀请,避免使用过于随意的措辞。
提供详细信息: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着装要求及其他重要细节。
表达诚意:通过措辞表达对受邀者的重视和期待,如“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
确认回复:请求受邀者确认是否出席,并提供回复的截止日期和联系方式。
例如,一封正式的延请信可以这样写:
“尊敬的[受邀者姓名],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将于[日期]在[地点]举行的[活动名称]。此次活动旨在[活动目的],我们非常期待您的光临。
活动详情如下:
日期:[日期]
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着装要求:[着装要求]
请您于[回复截止日期]前回复是否出席,以便我们做好相应安排。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联系方式]。
期待您的莅临!
此致
敬礼
[邀请方姓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