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10:50修改
例句
1.他们成功地将元恶抓获,破获了这起重大的金融诈骗案。
2.他们成功地打掉了一个贩毒团伙,将元恶绳之以法。
1. 大恶之人;首恶。
引
1.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书·康诰》
2. 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
唐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
沈佺期
3. 元恶寒心,群奸侧目。
《明史·张璁传》
4. 张之洞老悍自用……余毒所及,厥成大创,天厌其驱,罚其元恶,卖国老贼,遂入黄垆。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
炉魂
拼音:yuán è
词性:名词
解释:指罪魁祸首,即主要的坏人或在某个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恶人。
例句:在这场阴谋中,他被认为是元恶,所有的罪责都指向了他。
近义词:罪魁、首恶
反义词:无
元恶通常指极端邪恶或罪大恶极的行为或人。在哲学和伦理学中,元恶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道德上完全不可接受的行为或现象,通常与极端的暴力、残忍或不公正相关联。在某些文化或宗教背景下,元恶也可能被用来指代与神圣或正义完全对立的存在或力量。
在文学作品中,元恶(即纯粹的邪恶)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表现:
角色塑造:元恶角色往往具有极端的道德败坏和无情的行为,如残暴的暴君、冷酷的杀手或无情的反派。他们通常缺乏同情心,甚至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动机与行为:元恶角色的动机通常是为了权力、财富或纯粹的破坏欲望。他们的行为往往具有毁灭性,且不受道德或伦理的约束。
象征与隐喻:元恶有时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社会或人性中的黑暗面,如腐败、压迫或人性的堕落。
冲突与对抗:元恶角色常常是故事中的主要对立面,与正义或善良的角色形成强烈对比,推动情节发展和主题深化。
道德探讨:通过对元恶的描写,文学作品常常引发对道德、伦理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探讨。
元恶的表现形式因作品而异,但其核心特征是对极端的、无节制的邪恶的刻画。
元恶与一般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性质、影响和严重程度。
性质:元恶通常指极其严重、根本性的恶行,往往涉及对基本道德或人类价值的严重违背,如大规模屠杀、种族灭绝等。一般恶行则指相对较轻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道德或法律违规行为,如欺骗、盗窃等。
影响:元恶的影响通常是广泛的、深远的,可能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恶行的影响则相对局限,通常只涉及个人或小范围群体。
严重程度:元恶的严重程度远高于一般恶行,往往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极端的恶。一般恶行虽然也是不道德的,但通常可以通过法律或道德教育进行纠正。
简而言之,元恶是极端且影响深远的恶行,而一般恶行则是日常生活中相对较轻的违规行为。
在历史上,“元恶”通常指那些被认为是罪大恶极、引发重大灾难或带来极大破坏的人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阿道夫·希特勒:作为纳粹德国的领导人,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策划了犹太人大屠杀,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约瑟夫·斯大林:作为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执政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强制集体化,导致数百万苏联公民死亡。
波尔布特:柬埔寨红色高棉的领导人,波尔布特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极端的社会改革和大规模屠杀,导致约200万人死亡。
伊迪·阿明:乌干达的前独裁者,以残暴统治和侵犯人权著称,其统治期间导致了大量政治迫害和死亡。
成吉思汗:虽然他在历史上被视为伟大的征服者,但其军事扩张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和破坏,对许多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物因其极端的行为和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常被视为“元恶”的代表。
在伦理道德中,“元恶”通常指的是极其严重的道德败坏或邪恶行为,往往被视为道德上不可容忍的底线。元恶行为通常涉及对他人或社会的极端伤害,如谋杀、虐待、大规模欺骗等。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元恶行为往往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原则,如尊重生命、公平正义和人性尊严。
在道德哲学中,许多理论都会将元恶行为视为绝对的错误。例如,康德的义务论强调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普遍化的道德法则,而元恶行为显然无法通过这种检验。功利主义则从行为后果的角度出发,认为元恶行为通常会导致极大的痛苦和负面后果,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总的来说,元恶在伦理道德中占据了极其负面的地位,通常被视为道德上最严重的错误,应受到严厉的谴责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