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贫弱的意思

pín ruò

贫弱

2025年2月26日 02:10修改

拼音pín ruò

1.贫弱常用意思: 贫穷衰弱(多指国家、民族)。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富强

例句 1.这个国家经济贫弱,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2.战争过后,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贫弱。

贫弱引证解释

1. 谓国贫兵弱。

1. 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 《管子·形势解》
2. 然功不能自存,威不能自守,非为贫弱,乃道德不存乎身,仁义不加于天下也。 汉 《新语·本行》 陆贾

2. 穷苦弱小的人。

1. 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 《史记·周本纪》
2. 时河北饥,景骏躬抚合境,村闾必通赡恤,贫弱独免流离。 《旧唐书·良吏传上·韦景骏》
3. 数年以来,锻炼刑狱,至二万二千余事,而诉理所才八百余事,则知贫弱不能自诉,及流移死亡而无人为雪理者,皆在八百事之外也。 宋 《曲洧旧闻》卷五 朱弁

3. 贫穷衰弱。

1. 旧内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仆役,不得为吏。 《后汉书·贾复传》
2.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晋书·隐逸传·鲁褒》
3.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 《故事新编·非攻》 鲁迅

4. 贫乏;薄弱;低劣。

1. 案美语贫弱,亦如日本语,不得不借于他国输入。 《文学说例》 章炳麟
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方面又还保存着技术贫弱这种情况。 《论持久战》九六 毛泽东
3. 当世人主为谁,虽非我辈贫弱之脑筋所得而知,但在两公尊脑,必然此中有人,呼之欲出也。 《诸夏有君论》 聂绀弩


贫弱是什么意思

拼音:pín ruò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经济上贫困,力量上薄弱,缺乏资源或能力。

例句:这个地区的经济贫弱,需要外界的援助来改善生活条件。

近义词:贫困、薄弱

反义词:富裕、强大

1. 贫弱的定义是什么?

贫弱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力量、能力、资源或健康状况等方面表现出的不足或虚弱。它可以指身体上的虚弱,也可以指经济、社会地位或其他方面的弱势。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疾病而身体贫弱,或者一个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困难而处于贫弱状态。

2. 贫弱现象在社会中的表现有哪些?

贫弱现象在社会中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贫困:个人或家庭收入低于基本生活需求,无法满足食物、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

  2. 教育匮乏: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导致知识技能不足,影响未来的就业机会。

  3. 健康状况差:贫困人群往往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健康状况较差,容易患病且难以得到及时治疗。

  4. 社会排斥:贫困人群可能面临社会歧视和排斥,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社会地位较低。

  5. 心理压力大: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群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6. 就业困难:贫困人群往往缺乏技能和资源,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就业机会有限。

这些表现相互关联,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3. 如何帮助贫弱群体改善生活条件?

帮助贫弱群体改善生活条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1.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清洁的饮用水、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安全的住所。

  2. 教育支持: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就业前景。

  3. 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稳定的工作。

  4. 社会服务:提供心理支持、法律援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5. 社区参与: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会联系和归属感,提升生活质量。

  6. 政策支持:推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贫弱群体的政策,如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和住房政策。

  7. 慈善和捐赠:通过慈善组织和捐赠活动,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8. 环境保护:改善他们居住的环境条件,如清洁卫生、绿化等,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弱群体改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4. 贫弱与经济不平等之间有何关联?

贫弱与经济不平等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经济不平等通常指的是社会中财富、收入和资源分配的不均等,而贫弱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以下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关联:

  1. 资源分配不均:经济不平等导致财富和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面临资源匮乏,尤其是贫弱群体。这种情况使得贫弱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如教育、医疗和住房。

  2. 机会不平等:经济不平等限制了贫弱群体的社会流动性。由于缺乏资源,他们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从而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3. 社会排斥:经济不平等往往伴随着社会排斥,贫弱群体在政治和社会决策中缺乏话语权,导致他们的需求和利益被忽视,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

  4. 健康与福利差距:经济不平等还影响了贫弱群体的健康和福利。贫弱群体由于无法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生活条件,健康状况通常较差,寿命也较短。

  5. 社会不稳定: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不满和冲突,贫弱群体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和社会不公的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不平等不仅加剧了贫弱群体的困境,还对社会整体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对于改善贫弱群体的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公平至关重要。

5. 政府在解决贫弱问题上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政府在解决贫弱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3. 就业援助: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4. 教育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5. 医疗保障: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减轻贫困人口的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6. 住房保障: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为贫困家庭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7. 社会救助:建立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机制,对突发事件或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及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些政策和措施旨在从多个方面综合解决贫弱问题,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