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开战的意思

kāi zhàn

开战

2025年3月10日 10:21修改

拼音kāi zhàn

1.开战常用意思: 打起仗来。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开仗 , 开火 , 交战
反义词 休战 , 停战 , 停火
例词军阀开战

例句 1.这次和谈没有达成共识,导致两国已经来到了开战的边缘。

2.开战常用意思: 比喻展开激烈的斗争。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句 1.我们要向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开战。

开战引证解释

1. 打起仗来。

1.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 毛泽东
2. 你们当年打过仗,有过功,现在在这里屯垦戍边,向地球开战,同大自然搏斗。 《杜晚香·这是什么地方》 丁玲


开战是什么意思

拼音:kāi zhàn

词性:动词

解释:指双方或多方开始进行战斗或战争,通常用于描述军事冲突或激烈的对抗。

例句: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开战。

近义词:交战、开火

反义词:停战、和解

1. 开战的定义是什么?

开战通常指国家、组织或群体之间正式宣布并开始进行武装冲突或战争的行为。开战可能涉及军事行动、宣战声明或敌对行为的升级。开战的原因可能包括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政治冲突或意识形态对立等。开战通常标志着和平状态的结束和敌对状态的开始。

2. 历史上著名的开战事件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开战事件包括:

  1. 特洛伊战争(约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与特洛伊之间的战争,因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斯巴达王后海伦而引发。

  2. 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最终罗马摧毁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3. 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英格兰与法国之间的长期冲突,最终法国获胜,确立其民族国家地位。

  4.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美国十三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最终美国赢得独立。

  5.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全球性战争,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6.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全球性战争,涉及多个国家,起因包括德国入侵波兰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7. 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及其支持者之间的战争,最终以停战协定结束。

  8.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越南南北双方及其国际支持者之间的战争,最终北越统一越南。

这些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开战前的国际关系通常如何演变?

开战前的国际关系通常会经历一系列复杂且紧张的演变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键阶段:

  1. 紧张局势升级:国家之间的摩擦或冲突逐渐加剧,可能由于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或意识形态对立等原因。

  2. 外交努力:各国通常会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包括谈判、调解和国际组织的介入。

  3. 军事准备:随着外交努力的失败,国家可能开始加强军事准备,包括军队调动、军事演习和武器部署。

  4. 盟友与联盟:国家可能会寻求盟友的支持,形成军事或政治联盟,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5. 最后通牒与挑衅:一方可能向另一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对方让步或采取特定行动。同时,挑衅行为(如边界冲突、间谍活动)可能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6. 战争不可避免:当所有和平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冲突可能最终演变为全面战争。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但最终结果取决于各方的决策和行动。

4. 开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开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通常是深远且多方面的:

  1. 经济影响

  2. 资源消耗:战争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资和人力,这些资源本可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3. 基础设施破坏:战争往往导致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如交通、通信和能源设施,这将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4. 贸易中断:战争可能导致国际贸易中断,影响进出口,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5. 通货膨胀:战争期间,政府可能会大量印钞以支付战争费用,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6. 失业率上升:战争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

  7. 社会影响

  8. 人口减少:战争直接导致人员伤亡,人口减少,尤其是年轻劳动力的损失。

  9. 流离失所:战争迫使大量民众逃离家园,成为难民,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10. 社会动荡:战争加剧社会矛盾,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

  11. 心理健康问题: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压力可能导致民众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12. 文化破坏:战争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影响社会的文化传承。

总之,开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复杂且长期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5. 现代战争中开战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

现代战争中开战的决策过程通常涉及多个层次和复杂的评估。以下是一般步骤:

  1. 情报收集与分析:决策者首先依赖于情报机构收集和分析相关国家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信息,评估潜在威胁和机会。

  2. 战略评估:基于情报,决策者会进行战略评估,考虑国家的长期利益、国际关系和法律约束。

  3. 军事准备:在决定开战前,通常会进行军事准备,包括兵力部署、武器系统检查和后勤保障。

  4. 外交努力: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

  5. 内部讨论与决策:高级官员和军事顾问会进行讨论,权衡利弊,最终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做出决策。

  6. 法律授权:在某些国家,开战需要国会或议会的授权,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7. 执行与监督:一旦决定开战,军事行动会迅速执行,同时会有持续的监督和调整,以应对战场变化。

这一过程强调谨慎和理性,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

6. 开战与和平谈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开战与和平谈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开战通常是指通过武力手段解决争议或达到某种政治、经济或领土目标,而和平谈判则是通过对话、协商和妥协来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冲突升级到战争状态后,和平谈判往往成为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重要手段。和平谈判可能在战争爆发前、战争进行中或战争结束后进行,目的是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协议,减少或终止敌对行动,并寻求长期的政治解决方案。因此,和平谈判可以被视为一种避免或结束战争的关键策略。

7. 开战后如何避免战争的扩大化?

避免战争扩大化的关键在于通过外交手段、国际干预和有效的沟通来限制冲突的升级。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1. 外交谈判:尽快启动和平谈判,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 国际干预: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可以介入,通过调解、制裁或维和行动来限制冲突的扩大。

  3. 建立缓冲区:在冲突地区设立缓冲区,防止敌对行动进一步蔓延。

  4. 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减少平民的苦难,降低冲突的紧张程度。

  5. 限制军事行动:各方应避免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遵守国际人道法,以减少战争的破坏性。

  6. 信息透明: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防止谣言和误会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7. 区域合作:周边国家应合作防止冲突扩散,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