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17:31修改
例句
1.这块土地经过丈量后,被发现面积与之前的记载不符。
2.我们村里前几天重新丈量、分配了土地。
1. 以丈为单位计量。
引
1.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汉书·枚乘传》
2. 测量土地面积。
引
1. 差你丈量官街,阔狭高下一例拆毁。
元
《谢金吾》楔子
2. 又去丈量尺寸,若是有余,即名隐匿田数,也要没入,这便是打量。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3. 那边正在整理碎泥砖,丈量地皮,新的墙基已经划好了。
《高高的白杨树》
茹志鹃
拼音:zhàng liáng
词性:动词
解释: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或距离。
例句:工人们正在丈量这块土地的面积,以便规划建筑布局。
近义词:测量、度量
反义词:无
丈量是指通过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对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进行精确测量的过程。它通常用于建筑、工程、土地测量等领域,以确保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丈量在建筑工程中有多种重要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测量: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土地测量以确定边界、地形和地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准确地标记在实际施工场地上,确保建筑物按设计位置建造。
高程测量:测量地面和建筑物的高程,确保地基、楼层和屋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结构部件进行测量,确保梁、柱、墙等构件的位置和尺寸准确无误。
变形监测: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变形测量,监控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等变化,确保结构安全。
竣工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测量验收,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丈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确保施工的精度和质量,避免误差和安全隐患。
丈量和测绘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丈量通常指的是对物体的尺寸、距离、面积等进行直接的测量,通常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卷尺、测距仪等。它更侧重于具体的测量操作和数据的获取。
测绘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涉及对地球表面的测量和制图。测绘不仅包括测量,还包括数据的处理、地图的制作以及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测绘通常使用更复杂的工具和技术,如GPS、遥感技术等。
简而言之,丈量是测绘的一部分,而测绘则是一个更综合的学科,涵盖了测量、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丈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当时人们为了土地分配、建筑和贸易等需要,开始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下是丈量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
古代文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是最早使用丈量技术的文明之一。古埃及人使用绳索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来测量土地,尤其是在尼罗河泛滥后进行土地重新分配时。古巴比伦人则发展了更复杂的数学和测量系统,用于建筑和天文观测。
古希腊和罗马:古希腊数学家如欧几里得和毕达哥拉斯进一步发展了几何学,为丈量提供了理论基础。罗马人则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工程建设,如道路、桥梁和城市规划。
中世纪:在中世纪,丈量技术在欧洲主要用于农业和土地管理。教会和封建领主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测量链和测量杆来进行土地测量。
文艺复兴和近代: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丈量工具和方法得到了改进。17世纪,望远镜和经纬仪的出现使得测量更加精确。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丈量技术在工程和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代:20世纪以来,丈量技术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测距仪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精确和高效。现代丈量不仅应用于土地测量,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领域。
总的来说,丈量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精确测量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科技进步对测量方法和工具的深远影响。
丈量中常用的工具包括卷尺、测距仪、水平仪、激光测距仪、测量轮、测高仪、经纬仪、全站仪等。这些工具用于测量长度、距离、高度、角度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地测量等领域。
丈量在现代科技中的创新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精度测量技术:现代科技中,高精度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天航空、医疗设备等领域。例如,激光测量技术和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精确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结合了地理测量和数据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通过精确的地理测量数据,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规划自然资源。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车辆依赖于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系统,如GPS、激光雷达(LiDAR)和摄像头,以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实时决策。
3D打印和增材制造:在3D打印过程中,精确的测量技术确保打印物体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使用精确的测量数据,创建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帮助优化设计、提高施工精度和减少浪费。
医疗影像和诊断:在医疗领域,精确的测量技术用于医学影像的获取和分析,如CT扫描、MRI和超声波成像,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精确的测量技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参数,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这些创新应用展示了丈量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丈量在土地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土地边界:通过精确的丈量,可以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避免边界纠纷。
土地规划:丈量数据为土地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帮助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登记:丈量结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确保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税收评估:准确的丈量数据有助于公平地评估土地税,确保税收的公正性。
土地开发:在土地开发项目中,丈量用于确定开发范围、设计建筑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
总之,丈量是土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确保了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
丈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精度与自动化: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的进步,丈量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效率。
智能化与人工智能集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使丈量设备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的能力,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复杂场景。
三维扫描与建模: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将更加普及,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考古等领域,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空间数据。
实时数据处理与云计算: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丈量数据可以实现实时传输和处理,支持远程监控和协同工作。
便携性与多功能集成:丈量设备将更加便携,并且集成多种功能,如GPS、激光测距、影像采集等,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环保与可持续性:未来的丈量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丈量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创新。
丈量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人类对空间、距离和物质量的理解和需求。以下是一些主要文化中的丈量历史演变:
古埃及:古埃及人使用基于人体部位的丈量系统,如“肘”(cubit),即从肘到指尖的长度。他们还使用“掌”(palm)和“指”(digit)作为更小的单位。
古希腊:古希腊人采用了多种丈量单位,如“肘”(cubit)、“步”(pace)和“尺”(foot)。他们还开发了几何学和测量技术,用于建筑和土地测量。
古罗马: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丈量系统,并进一步发展了标准化的丈量单位,如“尺”(pes)和“英里”(mille passuum,即千步)。这些单位在罗马帝国广泛使用,并影响了欧洲的丈量系统。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丈量系统包括“尺”、“丈”和“里”等单位。这些单位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中国的丈量系统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丈量系统较为混乱,各地区使用不同的单位。直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开始推动丈量系统的标准化,最终形成了公制系统。
现代公制系统:公制系统(国际单位制,SI)起源于法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丈量系统。它以米、千克和秒为基础单位,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科学性。
总之,丈量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精确度和标准化的追求,也反映了各文化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