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19:31修改
例句
1.外公年纪已大,不但头发斑白,就连胡须都白了。
2.他那浓密的胡须把他的嘴都遮住了。
1. 胡子。
引
1. 〔孙立〕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
《水浒传》第四九回
2. 〔汤怀〕与大哥差不多本事,只少几根胡须。
《说岳全传》第二九回
3. 因为一向是曾家的婴儿们仿佛生下来就该长满了胡须,迈着四方步的。
《北京人》第一幕
曹禺
2. 胡子。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
引
1. 叔琮选壮士二人深目而胡须者,牧马襄陵道旁,晋人以为晋兵。
《新五代史·杂传五·氏叔琮》
拼音:hú xū
词性:名词
解释:指男性面部生长的毛发,通常指下巴、脸颊和上唇周围的毛。
例句:他的胡须已经长得很长了,看起来很有男子气概。
近义词:胡子、胡茬
反义词:无
胡须在男性生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性征:胡须是男性第二性征之一,通常在青春期后开始生长,标志着男性性成熟。这是由于雄性激素(如睾酮)的作用,促进面部毛发的发育。
保护作用:胡须可以为面部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伤害,如紫外线、寒冷和风沙等。
社交信号:胡须在社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传达男性的成熟度、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影响他人对其的印象和判断。
性别识别:胡须有助于区分男女性别,增强男性的性别特征,使得在视觉上更容易辨认男性。
总的来说,胡须不仅是男性生理发育的一部分,还在保护、社交和性别识别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不同文化中,胡须具有多种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伊斯兰文化:在伊斯兰文化中,胡须被视为男性虔诚和宗教身份的象征。许多穆斯林男性留胡须以遵循先知穆罕默德的传统。
印度文化:在印度,胡须常与智慧和灵性联系在一起。许多印度教圣人和苦行者留胡须,象征着他们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西方文化:在西方历史上,胡须曾被视为男子气概和权力的象征。例如,在19世纪的美国,留胡须的男性被认为更具权威和成熟。
中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胡须与长寿和智慧相关。古代的长者通常留胡须,象征着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非洲文化:在一些非洲部落中,胡须是成年男性身份的标志,象征着成熟和责任。
北欧文化:在北欧神话中,胡须与战士和英雄形象紧密相关,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这些象征意义因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胡须在不同社会中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胡须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生长期(Anagen Phase):这是胡须活跃生长的阶段,通常持续2到6年。在这个阶段,毛囊细胞快速分裂,胡须持续增长。
退行期(Catagen Phase):这个阶段持续约2到3周。毛囊开始收缩,胡须停止生长,并逐渐与毛囊分离。
休止期(Telogen Phase):这个阶段持续约3到4个月。胡须处于静止状态,最终脱落,为新的胡须生长腾出空间。
每个人的胡须生长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受遗传、荷尔蒙水平、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
正确护理和修剪胡须的步骤如下:
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洗面奶或专用的胡须清洁剂清洗胡须,去除污垢和油脂。
保湿:使用胡须油或胡须膏保持胡须和皮肤的滋润,防止干燥和瘙痒。
梳理:使用胡须梳或刷子定期梳理胡须,保持胡须整齐并促进血液循环。
修剪:根据想要的形状和长度,使用剪刀或电动修剪器定期修剪胡须。可以先梳理胡须,然后从两侧开始修剪,最后处理下巴和上唇部分。
保养:定期检查胡须的健康状况,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保持饮食均衡,促进胡须健康生长。
按照这些步骤,可以有效护理和修剪胡须,保持其整洁和健康。
胡须在时尚潮流中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身份象征。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的演变概述:
古代文明: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胡须被视为男子气概和权力的象征。例如,古埃及的法老经常佩戴假胡须,而古希腊的哲学家则以胡须为智慧的代表。
中世纪:在中世纪的欧洲,胡须的流行程度因地区和文化而异。一些时期,胡须被视为骑士精神和男性魅力的标志,而在其他时期,剃须则更为常见,尤其是在宗教背景下,修道士通常剃须以示谦卑。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胡须重新成为时尚,尤其是贵族和艺术家群体中。精心修剪的胡须被视为品味和优雅的象征。
18世纪至19世纪:在18世纪,剃须成为主流,尤其是在欧洲的上层社会。然而,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见证了胡须的复兴,尤其是络腮胡和八字胡,成为男性时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世纪的胡须潮流经历了多次起伏。20世纪初,胡须仍然流行,但在20世纪中期,剃须变得更为普遍,尤其是在二战后。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反文化运动的兴起,胡须再次成为自由和叛逆的象征。
21世纪:进入21世纪,胡须的时尚潮流变得更加多样化。从精心修剪的短须到浓密的大胡子,不同风格的胡须反映了个人品味和身份认同。近年来,胡须护理产品如胡须油和胡须蜡的流行也表明胡须时尚的持续影响力。
总的来说,胡须在时尚潮流中的演变不仅是审美变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文化、性别观念和身份认同的复杂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