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 20:32修改
例句
1.他胸怀大志,老谋深算,真可谓是一代枭雄。
2.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枭雄,有着别人不具备的雄心壮志。
1. 凶狠专横。
引
1. 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2. 李特世传凶狡,早擅枭雄,太息剑门,志吞井络。
《晋书·李特载记论》
3. 故夫今日之政术,不知经几百千万枭雄险鸷敏练桀黠之民贼,所运算布画,斟酌损益,而今乃集其大成者也。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
梁启超
2. 指强横之徒。
引
1. 群盗就哺无术,岂能持久,将见枭雄日渐消沮。
清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
侯方域
2. 设若强邻内侵,枭雄窃据,其为借寇兵赍盗粮,害有不堪设想者。
清
《报贝元
谭嗣同
3. 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旷土不建筑穿治者不得有: 不使枭雄拥地以自殖也。
《代议然否论》
章炳麟
3. 骁勇雄豪。
引
1.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2. 而至康熙世之察罕汗,故枭雄,儿童时好战斗戏,及即位,同戏诸人皆为将,日事攻战。
清
《圣武记》卷六
魏源
3. 李扬才窥其为侮,从而生心,纠数千之党,徘徊边外,睢盱川伏,谅不过草窃之辈,决非枭雄之才。
清
《筹洋刍议·藩邦》
薛福成
4. 雄豪杰出的人物。
引
1.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2. 刘备世之枭雄,久留于此,后必为害,可就今日除之。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
3. 渡江以后,此风弥甚,有违言者,惟一二枭雄而已。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鲁迅
拼音:xiāo xióng
词性:名词
解释:指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胆识,能够在乱世中崛起并掌握大权的人物。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其手段强硬或不择手段。
例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一代枭雄。
近义词:霸主、豪杰
反义词:庸人、懦夫
枭雄通常指在历史或社会中具有非凡才能和野心的人物,他们往往通过非常手段取得权力或成就。这类人物通常具有强烈的领导能力和决策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但其行为方式可能不符合传统道德或法律规范。枭雄一词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其取得成功的途径可能不够光明正大。
历史上著名的枭雄包括: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以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著称,是“奸雄”的典型代表。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创始人,通过征服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大革命后的军事领袖,曾统治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拿破仑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通过征服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元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修建了长城。
凯撒:古罗马的军事和政治领袖,通过征服和改革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基础。
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以军事才能和改革著称,为日本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以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影响力而闻名,尽管他们的行为和手段常常备受争议。
枭雄与英雄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动机和行为方式。枭雄通常是指那些为了个人权力和利益而采取不择手段的人,他们可能通过权谋、暴力和操纵来实现目标,往往不顾及道德和正义。而英雄则是指那些为了集体利益或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他们通常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勇气和无私奉献精神,致力于保护他人或推动社会进步。简而言之,枭雄追求个人成功,英雄追求社会福祉。
枭雄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被描绘为具有非凡能力和野心的人物。他们往往具备强大的领导力、战略眼光和果断的行动力,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脱颖而出。枭雄的形象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他们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这种人物常常出现在历史小说、战争小说和权谋小说中,代表了一种超越常规道德界限的英雄或反英雄形象。枭雄的形象既令人敬畏,又令人忌惮,反映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
枭雄的崛起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个人能力:枭雄通常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战略眼光和决断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机遇与时机:枭雄的崛起往往依赖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或社会动荡,这些机遇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资源支持:他们需要获得足够的资源,如资金、人脉和军事力量,以支持其野心和行动。
政治智慧:枭雄通常擅长利用政治手段,与其他势力结盟或对抗,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群众基础:他们往往能够赢得一部分民众的支持,通过宣传或实际行动争取民心。
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挫折和挑战,枭雄通常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这些条件相互作用,共同促成枭雄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