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03:10修改
例句
1.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战功卓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2.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
1.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引
1. 亮(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晋书·宣帝纪》
2. 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3. 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明
《义侠记·征途》
沈璟
4. 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清
《聊斋志异·二班》
蒲松龄
5. 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
董必武
拼音:jīn guó
词性:名词
解释: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用来代指妇女,尤其是指有才能或有贡献的女性。
例句:在这次抗疫工作中,许多巾帼英雄奋战在一线,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近义词:女性、女子
反义词:须眉(古代指男性)
“巾帼”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初是指古代妇女用来束发的头巾和发饰。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对妇女的尊称,尤其是对那些在家庭和社会中表现突出、有才智和品德的女性。在古代文献中,巾帼常常与“须眉”相对,须眉代表男性,而巾帼则代表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巾帼”不仅指代女性,还用来形容那些在男性主导的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女性,如“巾帼英雄”。
巾帼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来也用来泛指妇女或女性。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有才能、有德行的女性,有时也用于表达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例如,巾帼英雄就是指在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非凡勇气和智慧的女性。
巾帼在现代社会中象征着女性的独立、坚韧和智慧。它代表女性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和贡献,尤其是在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领域,如科技、政治、商业等。巾帼也体现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进步,鼓励女性追求自我实现和突破社会刻板印象。此外,巾帼还象征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强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巾帼英雄,以下是其中几位:
花木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传奇女英雄,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最终凯旋而归。
圣女贞德:法国民族英雄,带领法国军队在百年战争中取得多次胜利,被誉为“奥尔良的少女”。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闻名。
简·奥斯汀:英国著名作家,以《傲慢与偏见》等作品影响深远,被誉为文学界的巾帼英雄。
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在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这些女性在各自的领域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后世的楷模。
“巾帼”一词在中国古代常用来指代女性,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才能或贡献的女性。巾帼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关系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主要受限于家庭角色,如妻子和母亲。然而,一些巾帼英雄,如花木兰、武则天等,突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展现了女性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卓越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现代社会,巾帼一词更多地被用来强调女性的独立、坚强和成就。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巾帼精神成为激励女性追求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重要象征。
总的来说,巾帼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关系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变化,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在突破性别限制、争取平等权利方面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