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韵的意思

yùn

气韵

2025年3月16日 16:50修改

拼音qì yùn

1.气韵常用意思: 书法或文章的意境、韵味。

词性名词
近义词 格韵

例句 1.这幅书法作品笔画刚劲有力,气韵无穷。
2.这幅画作气韵俨然,秀劲绝伦,堪称佳作。

气韵引证解释

1. 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或韵味。

1. 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 《南齐书·文学传论》
2. 及太和在运,锐情文学,固以颉颃汉彻,跨蹑曹丕,气韵高远,艳藻独构。 《北史·文苑传序》
3.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唐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 张彦远
4. 数年间,稍入诗境……气韵沈雄,时少及之者。 元 《唐才子传·张南史》 辛文房
5. 舟上小人如蝇头,气韵生动可爱。 清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杜氏书画》 王士禛
6. 〔诗画〕气韵生动,意想超拔。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郭沫若

2. 指人的神采和风度。

1.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唐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 孟郊
2. 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 宋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苏舜钦
3. 扬鸾飞凤,谩夸水月精神;控鹤乘云,亦有烟霞气韵。 明 《彩毫记·夫妻 屠隆
4. 但是她那灵慧、矫捷、轻盈、安祥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 《苦斗》六十 欧阳山

3. 气味;味道。

1. 林邑、占城、阇婆、交趾以杂出异香,剂和而范之,气韵不凡。 宋 《清异录·熏燎》 陶
2. 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苓芽代,气韵亦佳。 明 《上方山二》 袁宗道
3.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过去的足迹·浣花草堂》 黄裳


气韵是什么意思

拼音:qì yùn

词性:名词

解释:指艺术作品或人物气质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和内在精神。常用于形容书画、文学、音乐等艺术作品,或人物的风度、气质。

例句:这幅山水画的气韵生动,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间的清风和流水。

近义词:神韵、风韵

反义词:无

1. 气韵在艺术中的定义是什么?

气韵在艺术中主要指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命力、节奏感和精神内涵。它强调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外形的描绘,更要传达出内在的生动气息和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气韵常被用于描述中国书画、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要求作品具有流畅的线条、和谐的构图以及深刻的精神意境。

2. 气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气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传达:气韵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的内在精神和情感,能够使观者感受到画作的生命力和意境。

  2. 动态与节奏:气韵强调画面中的动态感和节奏感,使静态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流动的、充满生机的视觉效果。

  3. 整体和谐:气韵要求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避免画面显得呆板或割裂。

  4. 意境营造:通过气韵的运用,画家能够在画作中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使观者产生共鸣和联想,超越单纯的视觉体验。

  5. 艺术评价标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生动是评价一幅画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修养。

总之,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赋予画作生命力和美感,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观念。

3. 如何理解气韵与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之间的关系?

气韵与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理解。

  1. 气韵的概念:气韵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南齐画家谢赫提出。它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展现的生动气息和精神内涵,是一种超越形似的内在生命力。

  2.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活力和情感,能够打动观众,使其产生共鸣。这种生命力不仅仅依赖于技巧和形式,更在于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

  3. 气韵与生命力的关系:气韵是艺术作品生命力的核心。一个具有气韵的作品,往往能够通过其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表达,赋予作品以生命,使其超越物质形态,达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气韵使得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生命的存在。

  4. 艺术家的修养:要创作出具有气韵的作品,艺术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艺术家的内在气质和情感状态会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形成独特的气韵。

  5. 观众的感知: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通过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元素感受到其中的气韵,进而体验到作品所传达的生命力。这种感知是一种直觉的、情感的体验,超越了理性的分析。

综上所述,气韵是艺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它通过作品的形式和精神内涵,赋予作品以生命和灵魂,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感染力的艺术存在。

4. 气韵与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哪些概念有相似之处?

气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指的是一种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气质,强调作品的神韵和意境。在西方艺术理论中,有几个概念与气韵有相似之处:

  1. “Aura”(光环):由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提出,指的是艺术作品所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灵韵或氛围,类似于气韵中强调的内在精神气质。

  2. “Spirit”(精神):在西方艺术中,特别是在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中,艺术家的情感、精神和灵魂被视作作品的核心,这与气韵强调的内在生命力相似。

  3. “Essence”(本质):在哲学和艺术理论中,本质指的是事物的真实内在属性,类似于气韵中的“神韵”。

  4. “Gestalt”(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性和内在结构,认为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大于其部分之和,这与气韵中的整体意境有共通之处。

这些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整体氛围,与气韵的理念有相似之处。

5.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气韵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变化?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气韵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传统上,气韵主要体现在中国绘画和书法中,强调通过笔触、线条和墨色的运用来传达内在精神和生命力。然而,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气韵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抽象化。

  1. 抽象表现主义:在西方艺术中,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如杰克逊·波洛克和马克·罗斯科通过色彩和形式的自由组合来传达情感和精神状态,这与传统气韵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2. 新媒体艺术:现代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影像和互动装置等新媒体手段来表现气韵。这些作品往往通过动态视觉和声音效果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3. 观念艺术:观念艺术家更注重思想和概念的表达,而非传统的视觉美感。他们通过文字、行为艺术和装置作品来传递内在的精神力量,这与气韵的核心理念相契合。

  4. 跨文化融合:现代艺术家常常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气韵表现形式。例如,结合东方水墨画技巧与西方抽象艺术的创作方式,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总体而言,现代艺术中的气韵表现形式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法来探索和传达内在的精神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