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玩弄的意思

wán nòng

玩弄

2025年2月27日 15:41修改

拼音wán nòng

1.玩弄常用意思: 摆弄。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摆弄

例句 1.那个小姑娘开心地玩弄着她的玩具屋。

2.玩弄常用意思: 耍;戏弄。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戏弄 , 耍弄 , 愚弄 , 捉弄 , 作弄
反义词 尊重 , 尊敬 , 敬重

3.玩弄常用意思: 搬弄。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拨弄 , 搬弄 , 挑拨
例词玩弄是非

例句 1.这篇文章除了玩弄辞藻之外,没有什么内容。

4.玩弄常用意思: 施展;不正当地使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耍弄 , 买弄
例词玩弄手段

玩弄引证解释

1. 供玩赏的器物。

1. 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 汉 《列女传·许穆夫人》 刘向
2. 后(阴后)不好玩弄,珠玉之物,不过于目。 晋 《后汉纪·和帝纪下》 袁宏
3. 〔区贵人〕以华钗厨子并翦刻锦绣中倒炬凤皇莲芰星月之属赐钧,以为玩弄。 《南史·齐衡阳元王道度传》

2. 玩味;研习。

1. 刘子政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 汉 《论衡·案书》 王充
2. 五曹自条品,簿书自有故事,勤力玩弄,成为巧吏。 《程材》
3. 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庄子见处亦高,只不合将来玩弄了。 《朱子语类》卷四十

3. 把玩;摆弄。

1. 〔严〕一日米尽,友人遗白金一饼,携之市米,遇小汉玉器,辄买以归,玩弄之。 清 《池北偶谈·谈艺一·严感遇》 王士禛
2. 〔乔〕喜欢找别人要一支烟在手里玩弄,间或放到鼻子上去嗅一嗅。 《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

4. 戏弄;耍弄。

1. 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因玩弄之曰:“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 宋 《万石君罗文传》 苏轼
2. 𬩽等宵遁。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3. 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可是大人们仍把他当成小孩来玩弄。 《小二黑结婚》五 赵树理

5. 使用;施展。

1. 日本人既因玩弄炮火与战争……他们必会用极精密的计划与方法,无微不至的去抢劫。 《四世同堂》五一 老舍
2. 他也不忍这些医人……做那皇帝玩弄权术的工具,所以他密令医人逃走。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三 洪深
3. 不要为玩弄技巧而写诗,而写诗又必须有技巧。 《〈艾青诗选〉自序》七

6. 谓污辱女性。

1. 俗间妇女,昧于理道……至于为人玩弄,为人胁逃,为人鬻贩。 清 《仁学》十 谭嗣同
2. 人们钦佩着“才德兼备”的林伯唐教授,却没有人说他曾怎样残酷地玩弄了可怜的秀妮。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杨沫

7. 玩赏;戏弄。

1. 雕镂玩弄之物,皆绝不作。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2. 元子以为人之惑也,惑于邪,惑于佞,惑于奸恶,惑于凶暴,不知惑于狂,惑于诞,惑于玩弄,惑于谐戏者尔。 唐 《七不如》之四 元结
3. 捕而藏之箧,晨夕玩弄,阅三日失去。 清 《觚 钮琇


相关词 玩弄词藻

玩弄是什么意思

1. 玩弄的定义是什么?

玩弄通常指以轻率或不认真的态度对待某人或某事物,可能带有戏弄、操纵或不尊重的意味。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对他人情感、时间或资源的随意处理,缺乏真诚或责任感。具体含义可能因上下文而有所不同。

2. 玩弄在心理学中的含义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玩弄”通常指的是一种操纵或控制他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或欲望,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或利益。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情感操控、利用他人的弱点、或通过欺骗和谎言来达到目的。玩弄他人的人往往缺乏同理心,并且可能具有自恋或反社会人格特质。这种行为对受害者可能造成心理伤害,导致信任破裂、情感困扰甚至长期的心理创伤。

3. 玩弄他人感情的行为有哪些表现?

玩弄他人感情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利用对方的感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或后果。常见表现包括:

  1. 忽冷忽热:在关系中故意制造不确定性,时而热情,时而冷漠,让对方感到困惑和不安。

  2. 虚假承诺:做出承诺但从不兑现,让对方产生期待后故意忽视或违背。

  3. 利用对方的信任:通过对方的信任获取利益或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4. 故意制造嫉妒:通过与其他人的亲密行为来引起对方的嫉妒,从而控制对方的情绪。

  5. 情感勒索:利用对方的感情来迫使对方做出特定行为或让步,例如威胁分手或冷暴力。

  6. 隐瞒真实意图:假装对关系认真,但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金钱、陪伴或虚荣心。

  7. 频繁更换伴侣:在短时间内与多人建立关系,缺乏真正的感情投入,只是为了追求新鲜感。

这些行为通常会对被玩弄的一方造成心理伤害,因此在感情中应保持真诚和尊重。

4. 如何应对被他人玩弄的情况?

被他人玩弄的情况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愤怒或无助。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

  1. 保持冷静:首先,尽量保持冷静,不要立即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冷静思考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局面。

  2. 识别行为:明确识别对方的玩弄行为,了解他们是否在利用你或试图操控你。识别这些行为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

  3. 设定界限:明确表达你的感受和底线,让对方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设定界限有助于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4.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讨论你的感受和经历,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议。

  5. 减少接触:如果可能,尽量减少与对方的接触,避免进一步的冲突或伤害。

  6. 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未来避免类似的情况。

  7. 专注于自我成长: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成长和幸福上,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来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或法律建议。

5. 玩弄与恶作剧的区别是什么?

玩弄通常指的是故意操纵或利用他人,可能带有恶意或不尊重的意图,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娱乐,而忽视对方的感受或利益。恶作剧则更多是指一种无伤大雅的玩笑或捉弄,通常是为了制造幽默或娱乐,且不会有严重的后果或伤害。虽然两者都涉及对他人的行为,但玩弄更倾向于心理上的操控,而恶作剧则更偏向于身体或情境上的玩笑。

6. 玩弄在法律上的后果有哪些?

玩弄法律可能涉及多种违法行为,具体后果取决于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果:

  1. 法律责任:如果行为触犯法律,可能会面临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包括罚款、监禁等。

  2. 信誉损失:玩弄法律可能导致个人或企业信誉受损,影响未来的社会关系和商业机会。

  3. 经济处罚: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能判决支付赔偿金或罚款,造成经济负担。

  4. 职业影响:对于专业人士,如律师或法官,玩弄法律可能导致职业资格被吊销或受到其他职业处罚。

  5. 社会影响:玩弄法律可能引发公众不满,导致社会舆论压力,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总之,玩弄法律不仅可能带来法律上的直接惩罚,还可能对个人或组织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7. 玩弄在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有哪些?

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包括爱情、死亡、成长、复仇、战争、友谊、家庭、权力、自由、孤独、命运、身份、社会不公、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等。这些主题通过不同的情节、人物和背景展现,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8. 玩弄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是什么?

玩弄在人际关系中通常指的是不真诚或带有操纵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以下是玩弄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产生的一些影响:

  1. 信任破裂:玩弄行为会破坏双方之间的信任,导致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感到被欺骗或被利用。

  2. 情感伤害: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对方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导致对方感到失望、愤怒或伤心。

  3. 关系恶化:玩弄行为可能导致关系的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

  4. 自我价值感降低:被玩弄的一方可能会因此感到自我价值感降低,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或被爱。

  5. 负面循环:玩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负面行为和冲突,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破坏关系。

总之,玩弄在人际关系中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通常会导致关系的破坏和情感上的伤害。建议在关系中保持真诚和尊重,以建立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

9. 如何教育孩子避免玩弄他人?

教育孩子避免玩弄他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示尊重他人和友善的行为。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

  2. 解释后果:向孩子解释玩弄他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如伤害他人的感情、失去朋友等。

  3. 培养同理心: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鼓励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 明确界限:教导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如嘲笑、欺负或故意忽视他人。

  5. 积极引导:当孩子表现出友善和尊重他人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讨论与反思:如果孩子确实玩弄了他人,与他们讨论发生了什么,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鼓励他们道歉和改正。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道德意识。

10. 玩弄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在社交媒体上,玩弄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虚假信息传播:故意发布不实信息或谣言,以误导他人或制造混乱。

  2. 钓鱼行为:通过伪装成他人或机构,诱骗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或点击恶意链接。

  3. 恶意评论:发布带有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评论,意图激怒或伤害他人。

  4. 虚假账号:创建多个虚假账号,用于操纵舆论或进行网络霸凌。

  5. 恶作剧:发布恶作剧内容,如假新闻或虚假事件,以引起他人恐慌或困惑。

  6. 操纵算法:通过大量点赞、评论或分享,试图操纵平台算法以提升某些内容的可见性。

  7. 情感操控:利用他人的情感弱点,进行情感操控或心理游戏。

这些行为不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也可能违反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政策,导致账号被封禁或其他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