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 22:42修改
例句
1.凭据是法院认可的证明文件,可以在司法程序中起到关键作用。
2.买家会保留有关交易的所有凭据,以备在需要时使用。
1. 占据。
引
1. 州民李广嗣、李武等凭据岩险,以为堡壁,招集不逞之徒,攻劫郡县,历政不能治。
《周书·陆腾传》
2. 凭据势胜,厚其凶徒。皇帝之仁,宥而不诛。
唐
《剑门铭》
柳宗元
3. 镇署三堂后,有窑五圈,窑上覆楼五楹,绕以女墙,旧为狐所凭据。
清
《夜谭随录·段公子》
和邦额
2. 依据;根据。
引
1. 后人执笔,无所凭据,史之遗阙,伟之由也。
《魏书·山伟传》
2. 委巷浮说,不足凭据。
唐
《封禅议》
颜师古
3. 凭证;证据。
引
1. 况阿王已死,无以辨明。姚文秀自云相争,有何凭据?
唐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
白居易
2. 又有权豪势要人等,不问有无告官凭据,辄便收买。
《元典章·户部五·典卖》
3. 剑秋道:“我给你一个凭据罢。”说着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折扇递给荷生。
《花月痕》第十回
4. 我说周二姐是钱葆生的走狗,我有凭据。
《子夜》十三
茅盾
4. 依恃;倚仗。
引
1. 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借手以荐之矣。
明
《寄答京友书》
李贽
2.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儒林外史》第一回
凭据通常是指在验证身份或授权访问时使用的证明文件或信息。它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生物识别数据(如指纹或面部识别)等。凭据用于确认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特定资源或执行特定操作。
凭据在信息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并授权其对系统、网络或数据的访问。常见的凭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生物识别数据(如指纹或面部识别)等。通过正确管理和使用凭据,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此外,凭据还可以用于审计和追踪用户活动,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凭据管理的最佳实践包括以下几点:
使用强密码:确保密码长度至少为12个字符,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避免使用常见词汇或易猜测的信息。
多因素认证(MFA):启用多因素认证,增加额外的安全层,即使密码泄露,攻击者也无法轻易访问账户。
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更新密码,特别是在怀疑凭据可能泄露的情况下。
避免密码重复使用:为不同的账户使用不同的密码,以防止一个账户的凭据泄露影响其他账户。
使用密码管理器:使用可靠的密码管理器来生成和存储强密码,避免手动记录或记忆密码。
限制凭据的访问权限:仅授予必要的最小权限,避免过度授权,降低凭据被滥用的风险。
加密存储凭据:在存储凭据时,确保使用强加密算法,防止凭据在存储过程中被窃取。
监控和审计:定期监控凭据的使用情况,审计登录和访问记录,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教育和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凭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防止社会工程学攻击。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并演练应急响应计划,以便在凭据泄露或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损失。
遵循这些最佳实践可以显著提高凭据管理的安全性,降低数据泄露和账户被入侵的风险。
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凭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强密码:确保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至少为12个字符。
启用多因素认证(MFA):增加额外的安全层,即使密码泄露,攻击者也难以访问账户。
使用密码管理器:生成和存储复杂且唯一的密码,避免重复使用密码。
定期更换密码: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特别是对于重要账户。
避免共享凭据:不要通过不安全的渠道(如电子邮件或短信)共享密码或密钥。
监控账户活动:定期检查账户登录记录,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加密存储凭据:如果必须存储凭据,确保使用加密技术保护其安全。
教育员工和用户:提高安全意识,培训他们如何识别和防范钓鱼攻击等威胁。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凭据的安全性,降低被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