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 22:10修改
例句
1.这人一点志气和胆量都没有,真是个懦夫。
2.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勇往直前的勇士,不能做知难而退的懦夫。
1. 亦作“愞夫”。软弱无能的人。
引
1.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万章下》
2. 昔晏婴哭庄公之尸,乐令解愍怀之客,岂闻伯夷之风欤?懦夫能立志者也。
《晋书·山涛传论》
3.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唐
《陈情赠友人》诗
李白
4. 冲泥带雪摩其须,畏险不进真懦夫。
清
《题赵厚子先生岱顶看云图》诗
翁同
5. 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我不敢面对生活,我没有勇气。
《家》十四
巴金
拼音:nuò fū
词性:名词
解释:指胆小怕事、缺乏勇气的人,通常用于形容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退缩的人。
例句: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逃避,真是个懦夫。
近义词:胆小鬼、懦弱者
反义词:勇士、勇敢者
懦夫通常指那些在面对困难、危险或挑战时表现出胆小、退缩或缺乏勇气的人。他们往往选择逃避责任或不敢面对问题,而不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这个词带有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坚定和勇敢品质的人。
懦夫与勇敢的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显著区别:
面对恐惧的态度:勇敢的人在面对恐惧时能够直面挑战,不轻易退缩;而懦夫则倾向于逃避或回避困难。
承担责任:勇敢的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即使结果不如预期;懦夫则常常推卸责任,害怕承担后果。
行动力:勇敢的人通常会采取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懦夫则可能因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缺乏行动力。
心理承受能力:勇敢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懦夫则容易在压力面前崩溃或失去理智。
自我认知:勇敢的人通常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懦夫则可能缺乏自信,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
这些区别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中,也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价值观。
在文学作品中,懦夫的形象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逃避责任者:这类角色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选择逃避,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或义务。他们往往缺乏勇气,容易屈服于压力。
胆小怕事者:这些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极度的胆怯,害怕任何形式的冲突或挑战。他们的行为常常显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
自私自利者:有些懦夫形象表现出极度的自私,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甚至在关键时刻背叛朋友或亲人。
犹豫不决者:这类角色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总是犹豫不决,无法果断行动。他们的优柔寡断常常导致事态恶化或错过良机。
虚伪者:有些懦夫表面上装作勇敢或正义,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他们的虚伪行为常常被揭露,成为故事中的反面教材。
这些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探讨勇气、责任和道德等主题,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作者揭示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懦夫的性格特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胆小怕事:在面对挑战或危险时,容易感到恐惧并选择逃避,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
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常常怀疑自己无法应对复杂或困难的情况。
依赖他人:倾向于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独立承担责任或采取行动。
优柔寡断: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害怕承担后果,常常拖延或回避决策。
逃避责任:在面对责任或义务时,倾向于推卸或逃避,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消极态度:对生活和工作持消极态度,容易感到沮丧或无助,缺乏积极应对问题的动力。
这些特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反映了懦夫在面对挑战和责任时的典型行为和心理状态。
要帮助一个人克服恐惧和不安,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倾听与理解:首先,耐心倾听他的感受和担忧,理解他恐惧的根源,避免评判或轻视他的情绪。
建立信任:通过支持和鼓励,建立信任关系,让他感到安全,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
逐步暴露:帮助他循序渐进地面对恐惧,从小事开始,逐步增加挑战,避免一次性施加过大压力。
积极引导:鼓励他关注积极的结果,而不是负面的可能性,帮助他建立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提供工具:教他一些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练习,帮助他在恐惧时冷静下来。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恐惧和不安严重影响生活,建议他寻求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获得专业支持。
通过耐心、支持和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他逐步克服恐惧,建立更强的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