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 23:30修改
例句
1.他是个欺软怕硬的人,算不上英雄好汉。
2.这本小说描写的是一群英雄好汉的故事。
1. 好男子;勇敢有为的男子。
引
1. 长安中,则天问狄仁杰曰:“朕要一好汉使,有乎?”
唐
《大唐新语·举贤》
刘肃
2. 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水浒传》第二二回
3. 可是他不敢打张妈,因为好汉不和女斗。
《骆驼祥子》五
老舍
拼音:hǎo hàn
词性:名词
解释:指勇敢、坚强、有正义感的男子,通常用于形容具有英雄气概的人。
例句:他见义勇为,真是一条好汉。
近义词:英雄、勇士
反义词:懦夫、胆小鬼
好汉通常指的是勇敢、正直、有担当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汉常与侠义精神相关联,强调不畏强暴、扶危济困、重义轻利的品质。历史上,许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都被称为“好汉”,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
历史上著名的好汉包括: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义勇猛著称,被后人尊为“武圣”。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精忠报国,被誉为民族英雄。
林冲:《水浒传》中的人物,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后因被陷害而加入梁山,绰号“豹子头”。
武松:《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以打虎闻名,绰号“行者”。
鲁智深:《水浒传》中的好汉,原为军官,后因打抱不平出家为僧,绰号“花和尚”。
李逵:《水浒传》中的好汉,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绰号“黑旋风”。
秦琼:隋唐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闻名,后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尉迟恭:唐朝名将,与秦琼并列为门神,以忠勇著称。
这些人物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都以英勇、忠义和豪迈的形象被广泛传颂。
好汉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被视为勇敢、正直、有义气的英雄人物。他们往往具备不畏强权、敢于反抗压迫、乐于助人的品质。好汉的形象在中国文学、戏剧、民间故事中广泛出现,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他们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好汉不仅是个人的英雄形象,也常常象征着集体反抗和社会变革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汉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们的行为和品质被视为值得敬仰和效仿的典范。
好汉与英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背景与形象:好汉通常指的是在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具有侠义精神、勇猛果敢的人物,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英雄则更广泛,可以指在历史、文学或现实生活中,因杰出贡献或英勇行为而受人尊敬的人物。
行为动机:好汉的行为往往基于个人义气或江湖道义,可能带有一定的草莽气息。英雄的行为则更多基于正义、责任或集体利益,通常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
社会认可:好汉的形象在某些文化中可能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他们可能并非完全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英雄则普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敬,他们的行为往往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历史地位:好汉更多存在于民间故事或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影响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或时代。英雄则可能在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好汉更强调个人的勇猛和义气,而英雄则更强调对社会的贡献和道德的高度。
在现代社会中,”好汉”的形象仍然存在,但其表现形式和内涵可能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好汉”通常指那些勇敢、正直、乐于助人、具有侠义精神的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体现在许多人的行为中,例如:
见义勇为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帮助他人脱离危险的人。
社会活动家: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人。
志愿者和慈善家:无私地贡献时间和资源,帮助弱势群体的人。
负责任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人。
虽然现代社会更加复杂,但”好汉”的精神依然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传承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