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子的意思

hàn zi

汉子

2025年2月27日 00:00修改

拼音hàn zi

1.汉子常用意思: 成年男子。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男人 , 丈夫 , 须眉
反义词 女人
例词壮年汉子

例句 1.这位草原来的汉子,以一流的骑术征服了观众。

2.汉子常用意思: 〈口〉丈夫。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男人 , 丈夫
反义词 女人

3.汉子常用意思: 好汉。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好汉

例句 1.这汉子一向敢作敢当,令人十分敬佩。

汉子引证解释

1. 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男子的称呼。

1. 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 《北齐书·魏兰根传》
2. 碌碌群汉子,万事由天公。 唐 《诗》之二五三 寒山
3. 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 宋 《老学庵笔记》卷三 陆游
4. 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 《水浒传》第二七回
5. 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 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小孩,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 《昨日的临汾》 杨朔

2. 犹好汉;大丈夫。

1. 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 宋 《钱氏私志》 钱愐
2. 夫如此而死既已不可得,如彼而死又非英雄汉子之所为,然则将何以死乎? 明 《五死篇》 李贽
3. 世俗称人曰汉子,犹云大丈夫也。 清 《柳南随笔》卷一 王应奎
4. 我看你是条汉子,为何不投奔梁山? 《黑旋风李逵》第四场

3. 俗称丈夫。

1. 那大槐安国金枝公主,嫁了南柯郡守。随夫之任,怕府里地方燥热,单筑瑶台城一座在堑江地方……他那里是怕热,是不耐烦,要撇开汉子自由自在。 明 《南柯记·启寇》 汤显祖
2. 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3. 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 清 《聊斋志异·小翠》 蒲松龄


汉子是什么意思

拼音:hàn zi

词性:名词

解释:指成年男子,通常强调其坚强、勇敢或有魄力的特质。也可以泛指男性。

例句:他真是个汉子,遇到困难从不退缩。

近义词:男子、男人

反义词:女子、女人

1. 汉子的定义是什么?

汉子通常指具有坚强、勇敢、果断和责任感等品质的男性。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男性。汉子的形象往往与传统的男子气概和刚毅性格联系在一起。

2. 汉子在汉语中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汉子在汉语中的使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生活:在日常交流中,汉子是汉语书写的基本单位,用于表达各种概念、情感和指令。例如,人们会用汉子来写便条、短信、社交媒体帖子等。

  2. 文学创作:汉子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家通过汉子来构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思想感情。

  3. 教育和学习:在学校教育中,汉子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汉字的书写、读音和意义,以便理解和使用汉语。

  4. 商业和广告:在商业活动和广告宣传中,汉子用于撰写产品说明、广告标语、品牌名称等,以吸引消费者和传达商业信息。

  5. 法律和公文:在法律文件和官方公文中,汉子用于撰写法律条文、合同、公告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6. 科技和信息技术:在科技领域和信息技术中,汉子用于编写软件代码、用户手册、技术文档等,以支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7. 文化传承:汉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和传承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遗产。

总之,汉子在汉语中无处不在,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汉语表达和交流的核心工具。

3. 汉子与汉字的区别是什么?

“汉子”和“汉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汉子:通常指男性,尤其是成年男子。这个词有时也用来形容有男子气概、勇敢或坚强的人。

  • 汉字:是指中文的书写符号,是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通常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词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意义。

简而言之,“汉子”指的是人,而“汉字”指的是书写符号。

4. 汉子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是什么?

在文学作品中,汉子通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勇敢和阳刚之气。他们往往扮演着英雄或保护者的角色,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和强大的力量。汉子形象不仅体现了男性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望。通过汉子的塑造,文学作品可以探讨关于勇气、责任和牺牲的主题,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男性榜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汉子形象可能有所变化,但核心的象征意义通常保持一致。

5. 汉子在不同地区方言中的使用有何差异?

汉子在不同地区方言中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以下是几个主要差异:

  1. 发音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在汉字的发音上有所不同。例如,普通话中的“书”在粤语中发音为“syu”,而在闽南语中发音为“su”。

  2. 词汇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在词汇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例如,普通话中的“下雨”在粤语中称为“落雨”,在闽南语中称为“落水”。

  3. 语法差异:某些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例如,粤语中的疑问句通常通过在句尾添加“咩”来表示,而普通话则通过语序或语气词来表达。

  4. 用字差异:一些方言中使用的汉字与普通话不同。例如,粤语中常用“嘅”来表示“的”,而普通话中使用“的”。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国各地丰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