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01:30修改
例句
1.这位老先生写文章向来态度严谨,惜墨如金。
例句
1.那位戴眼镜的先生看起来十分古怪。
例句
1.她脖子上的项链是她先生送她的生日礼物。
例句
1.如果你身体不适,还是要请个先生来看看,吃两服药。
例句
1.上次被骗之后,他就再也不相信算命先生的鬼话了。
1. 始生子,犹言头生。
引
1.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诗·大雅·生民》
2. 父兄。
引
1. 其先生之脀,折胁一。
《仪礼·有司》
2. 有酒食,先生馔。
《论语·为政》
3. 年长有学问的人。
引
1.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孟子·告子下》
2. 孟尝君䜩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阙者。”
《战国策·齐策三》
3. 精义择语,类先生长者之法言。
宋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叶
4. 称老师。
引
1. 〔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礼记·玉藻》
2. 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
《庄子·应帝王》
3. 夫人姓王氏……为人明识强记,博览图籍,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宋
《太原王氏墓志铭》
曾巩
4. 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亵狎如此。
明
《辍耕录·端本堂》
陶宗仪
5. 我的确当过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并没有忘记我是学生出身。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
鲁迅
5. 称先祖。
引
1. 我本东丹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
元
《赠辽西李郡王》诗
耶律楚材
6. 称致仕者。
引
1. 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见。
《仪礼·士相见礼》
2. 盖卿大夫之已致仕者为先生,未致仕者为君子。
清
《经义述闻·先生君子》
王引之
7. 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常有尊重意。
引
1. 张夫子问褚先生。
《史记·三代世表补》
2. 玄晏先生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
《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
3. 先生糠秕流俗,超然独远。
南朝 梁
《与陶弘景书》
沈约
4. 今先生多教人吏事,所未谕也。
宋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吴曾
5. 民国以来号称思想革命,而实亦殊少成绩,所知者唯蔡孑民、钱玄同二先生可当其选,但多未著之笔墨,清言既绝,亦复无可征考,所可痛惜也。
《苦雨斋谈·我的杂学》四
周作人
8. 称道士。
引
1. 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唐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诗
殷尧藩
2. 却说这西伯侯,与先生(指道士云中子)相别。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3. 只见一个庄客报说:“门前有个先生要见保正化斋粮。”
《水浒传》第十五回
9. 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引
1. 〔蒯通〕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如何?”
《史记·淮阴侯列传》
2. 〔士瞻〕年逾四十,忽忽不得志,乃就江陵卜者王先生计禄命。
《南史·吉士瞻传》
3. 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诊脉。
清
《凰求凤·假病》
李渔
4. 这时候顺林已经回来了,便上前斟过一巡酒,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顺林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大家喝采。
《负曝闲谈》第二九回
5. 唱者无专业,大抵为平人或大家子弟之游惰者,近于北京之子弟书,世称平调先生。
《看云随笔·桑下丛谈·胡小二》
周作人
10. 称妓女。
引
1. 上海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文明小史》第十九回
2. 清客是“介于相公与先生之间的人物。”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
瞿秋白
11. 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
引
1. 各行都设有“先生”,由工人互相推举,负责文书和对外交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
2. 你阿姐勿晓得纱厂里格先生覅面孔!
《瓦釜集》第七歌
刘半农
12. 妻称丈夫。
引
1. 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汉
《列女传·楚于陵妻》
刘向
13. 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引
1. 我是两头为难,所以常常只好称你先生了。
《九疑烟尘》
戴明贤
2. 人家又不是老虎。大惊小怪,她称你先生,说你英武、正直。
《啄木鸟》1990年第6期
14. 用以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
引
1. 欧洲足球先生、法国队的普拉蒂尼在与匈牙利队的比赛中飞身抢球。
《解放日报》1986.6.12
拼音:xiān sheng
词性:名词
解释: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常用于正式或礼貌的场合。也指在某些职业或身份中具有权威或专业知识的男性,如教师、医生等。
例句:这位先生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近义词:男士、老师
反义词:女士
“先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对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的尊称。在古代,“先生”通常指老师、学者或德高望重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先生”逐渐演变为对男性的普遍尊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先生”。在近代和现代,“先生”也广泛用于对成年男性的礼貌称呼,尤其在正式场合或书信中。其历史背景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知识、教育和礼仪的重视。
“先生”这个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中文文化:在中文中,”先生”通常用于对男性的尊称,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对年长、有地位的人。它也可以用于称呼老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
日本文化:在日语中,”先生”(せんせい,sensei)主要用于称呼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它也可以用于称呼在某些领域有高成就的人,如艺术家或作家。
西方文化:在英语中,”先生”(Mr.)是对成年男性的常见尊称,通常用于姓氏之前,如”Mr. Smith”。它不涉及职业或社会地位,只是一种基本的礼貌称呼。
韩国文化:在韩语中,”先生”(선생님,seonsaengnim)与日语的用法类似,主要用于称呼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表达对他们的尊重。
总的来说,”先生”在不同文化中主要用于表达对男性的尊重,但其具体用法和适用范围因文化背景而异。
在古代,”先生”一词主要用于对有学问、有地位或受人尊敬的男性尊称,如教师、学者或官员。先生通常被视为知识和道德的典范,社会地位较高。
在现代,”先生”的用法更加广泛,通常用于对成年男性的礼貌称呼,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社会地位或职业。虽然现代的”先生”仍然带有尊重的意味,但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更多取决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而非单纯的称谓。
总的来说,”先生”在古代更多与学识和地位挂钩,而在现代则更侧重于礼貌和普遍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中,“先生”一词有多种常见用法:
尊称:用于对男性表示尊敬,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陌生人之间。例如:“请问先生贵姓?”
职业称谓:用于称呼某些职业的男性,如教师、医生、律师等。例如:“张先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
配偶称谓:妻子在正式或公开场合称呼丈夫。例如:“这是我先生,李先生。”
泛指男性:在某些语境下,作为对男性的泛指。例如:“这位先生需要帮助吗?”
历史人物或名人:用于称呼历史上或文化中的著名男性人物。例如:“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
这些用法均体现了对男性的尊重和礼貌。
“先生”通常用于对男性的尊称,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不知道对方具体头衔时使用。它适用于任何成年男性,无论婚姻状况如何。
“女士”是对女性的尊称,通常用于正式场合,且不涉及婚姻状况。它适用于任何成年女性,无论是否已婚。
“夫人”则是对已婚女性的尊称,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强调其婚姻状态。它适用于已知已婚的女性。
总结来说,先生是对男性的尊称,女士是对女性的尊称(不涉及婚姻状况),而夫人则是对已婚女性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