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老师的意思

lǎo shī

老师

2025年2月27日 02:10修改

拼音lǎo shī

1.老师常用意思: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先生 , 师长 , 教师 , 教员

例句 1.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应谨记在心。
2.这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们敬重。

老师引证解释

1. 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

1.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 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 唐 《施先生墓铭》 韩愈
3. 自秦之焚书,六经尽矣,至汉而出,皆其残脱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间。 宋 《问进士策》 欧阳修
4. 名孚实副,许为老师。 《今皇上七年以疆域为纪》 王闿运

2. 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

1. 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 《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
2.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金 《示侄孙伯安》诗 元好问
3. 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 《春联儿》 叶圣陶
4. 张老师被她拉到了外屋,几个小姑娘都站起来叫“张老师”。 《班主任》 刘心武

3. 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

1. 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 明 《觚不觚录》 王世贞
2. 自科举之学兴,而师道亡矣。今老师门生之名遍于天下,岂无师哉! 清 《广师说》 黄宗羲
3. 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4. 对僧侣的尊称。

1.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唐 《寻李山人不遇》诗 王建
2.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唐 《赠卢沙弥小师》诗 姚合
3. 那普静老师跏趺在禅床上敲木鱼,口中念经。 《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

5. 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

1.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方今关中之祸,暴兵二载,征戍之劳,老师十万。 《晋书·江统传》
3. 语及额勒登保、德楞泰屡次奏捷,则皆为将信将疑之词,意存忌妒,以掩己老师南山、纵贼陇西之失。 清 《圣武纪》卷九 魏源


相关词 老师宿儒

老师是什么意思

拼音:lǎo shī

词性:名词

解释:指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负责传授知识、指导学生。

例句:我们的老师非常耐心,总是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近义词:教师、导师

反义词:学生、学员

1.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老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传授知识,设计并实施课程计划,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3. 指导:提供学术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4. 管理: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行为,确保学习环境的安全和积极。

  5. 沟通:与家长、同事和学校管理层保持沟通,共同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6. 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适应教育领域的变化和需求。

通过这些职责,老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持续更新和深化对学科的理解。

  2. 教学技能: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3. 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传达清晰。

  4. 耐心与关怀: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挑战。

  5. 持续学习: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6. 职业道德:遵守教育行业的道德规范,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性发展。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逐步提升这些能力,可以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老师。

3. 老师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角色有何不同?

在不同教育阶段,老师的角色和职责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学生需求以及教育目标的不同。

  1. 幼儿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的主要角色是照顾者和启蒙者。他们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帮助幼儿发展基本的社会技能、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老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行为和习惯的引导者。他们教授基础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和科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和纪律意识。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3. 中学教育阶段:中学老师更多地扮演学科专家和指导者的角色。他们深入教授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准备升学考试。同时,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学术和生活的建议,帮助他们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4. 高等教育阶段: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导师和研究伙伴。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

总的来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教育阶段的变化,老师的角色从照顾者和启蒙者逐渐转变为学科专家和导师,教育目标也从基础能力的培养转向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个人发展。

4. 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强调实践和团队合作。

  5. 翻转课堂:学生课前自学材料,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习效率。

  6.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定制教学计划和方法。

  7. 互动教学:利用技术工具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8. 反馈与评估:通过定期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改进方向。

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组合使用。

5. 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发展社交技能。具体来说,老师的作用包括:

  1. 知识传授:老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2. 引导与启发:老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榜样作用:老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有深远影响,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情感支持: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积极心态。

  5. 职业指导:老师通过经验和建议,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兴趣,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总之,老师在学生的学术、情感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