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 02:20修改
例句
1.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大节的时候,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责任感。
例句
1.他这种舍生取义的大节,值得世人敬仰。
1. 基本的法纪;纲纪。
引
1. 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五者所以为国也。
《左传·昭公元年》
2. 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
晋
《豪士赋》
陆机
3. 观天地之至道,考皇上之大节。
唐
《拜南郊颂序》
王勃
4. 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明
《与卢编修希鲁书》
方孝孺
5. 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小变不足以妨大节。
《淮南子·说林》
2. 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
引
1.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2. 但遇到大节临头的时候,你却要丝毫也不苟且、不迁就。
《屈原》
郭沫若
3. 临难不苟的节操。
引
1. 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唐
《贞观政要·忠义》
吴兢
2. 予在扬州时,刘初释褐,识其人,恂恂儒素,而大节如此,可敬亦可哀也。
清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
王士禛
3.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
陈毅
4. 高远宏大的志节、节概。
引
1. 〔刘秀〕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后汉书·马援传》
2. 辨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宋
《伊尹论》
苏轼
3. 童公仲揆倜傥有大节,猿臂善射。
清
《玉光剑气集·忠节》
张怡
4. 公讳楚藩,字青云,湖北鄂城人也。性豪爽,有大节。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章裕昆
5. 指品德操守的主要方面(对小节而言)。
引
1. 玄谟虽苛克少恩,然观其大节,亦足为美。
《宋书·王玄谟传》
2. 大臣宜待以礼,取大节,略小过。
《明史·赵时春传》
3. 然大臣臧否,自当论其大节,初不在奢与俭也。
清
《啸亭杂录·权臣奢俭》
昭梿
6. 重要的节日。
引
1. 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
宋
《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
王楙
2. 不意在刚刚庆祝建国十年大节后不多久,以五十岁的盛年,即因旧病骤发,终于忽尔逝世。
《新景与旧谊·悼靳以》
沈从文
拼音:dà jié
词性:名词
解释:指重要的节日或重大的事情,通常具有特殊的意义或纪念价值。
例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大节,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庆祝。
近义词:盛典、佳节
反义词:小节、琐事
在传统文化中,”大节”通常指的是重要的节日或礼仪场合,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象征着家庭团聚、祭祀祖先、祈福纳祥等传统价值观。大节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大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节日习俗、仪式和活动,将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代代相传。
家庭团聚:许多大节强调家庭团聚,如春节和中秋节,人们会回家与亲人共度佳节,强化家庭纽带。
祭祀与纪念:清明节等大节是祭祀祖先和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历史的重视。
祈福与祝愿:大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祈福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赏月等,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社会和谐:大节不仅是家庭内部的庆祝活动,也是社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庆典,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总之,大节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庆祝和纪念的时刻,更是维系文化、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大节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表现为对重要节日、庆典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生动的场景来展现节日的氛围、人物的情感以及文化传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形式:
节日庆典:文学作品常通过描写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展现人们的庆祝活动、习俗和家庭团聚的场景。例如,鲁迅的《祝福》中描绘了春节的祭祀活动。
历史事件: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革命、建国等,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被作为背景或主题,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迁。例如,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
宗教仪式: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宗教节日或仪式被用来表现人物的信仰和精神追求。例如,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描写了基督教的复活节。
社会变革:文学作品也会通过描写社会变革中的大节,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来反映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
这些表现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通过节日的象征意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大节和小节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不同层次或重要性。大节指的是主要的部分或关键点,通常是事物中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面。而小节则是指次要的部分或细节,虽然也重要,但相对于大节来说影响较小。
例如,在音乐中,大节可能指的是整个乐章或主要的旋律部分,而小节则是指组成这些大节的单个小节或音符。在日常生活中,大节可能指的是人生中的重要决定或事件,而小节则是指日常琐事或小细节。
在现代社会中,大节(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这些节日不仅是家庭团聚和亲情传递的时刻,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可以强化文化认同感,增进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此外,大节还促进了经济活动,如购物、旅游和餐饮等行业的繁荣。总体而言,大节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维系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多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