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羞惭的意思

xiū cán

羞惭

2025年3月10日 20:01修改

拼音xiū cán

1.羞惭常用意思: 羞愧。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羞愧 , 惭愧 , 羞赧 , 惨愧

例句 1.听到老师的话,我羞惭地低下了头。
2.她因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而感到非常羞惭。

羞惭引证解释

1. 亦作“羞慙”。羞愧。

1. 须求趋竞,不顾羞惭。 北齐 《颜氏家训·省事》 颜之推
2. 姜氏见了二书,羞惭无措。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3. 羞惭也羞惭!白住白吃白穿! 《金钱》诗 刘大白


相关词 羞惭满面

羞惭是什么意思

拼音:xiū cán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因为做了错事或感到羞愧而感到不好意思或难为情。

例句:他因为撒谎而感到羞惭,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近义词:羞愧、惭愧

反义词:自豪、得意

1. 羞惭的定义是什么?

羞惭是指因为做了不当或错误的事情而感到羞愧和惭愧的情绪。这种情绪通常伴随着内心的不安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可能还会产生想要弥补或改正的愿望。羞惭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反映了个体对道德标准或社会规范的认同。

2. 羞惭与羞愧有什么区别?

羞惭和羞愧都表示因某种行为或事件而感到不安或不好意思的情绪,但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羞惭通常指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表现不如预期而感到不好意思或尴尬,通常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反省,可能不涉及他人。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时,可能会感到羞惭。

羞愧则更加强调一种深刻的道德或社会意义上的不安,通常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可能会让他人失望或受到指责。羞愧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自责和负罪感。

简而言之,羞惭更多是自我评价的结果,而羞愧则与社会或他人的评价密切相关。

3. 羞惭在心理学中的表现有哪些?

羞惭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现为一种负面情绪,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有关。具体表现包括:

  1. 自我意识增强:感到自己不符合社会或他人的期望,导致自我意识过度增强。

  2. 身体反应:可能出现脸红、出汗、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

  3. 逃避行为:倾向于逃避引起羞惭的情境或人群,避免进一步的不适感。

  4. 自我贬低: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无能或不足。

  5. 社交退缩: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拘谨或不自然,减少与他人的互动。

  6. 情绪低落:可能伴随短暂的抑郁情绪,感到沮丧或无助。

这些表现通常是短暂的,但如果羞惭情绪持续或过度强烈,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4. 羞惭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羞惭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通常与自我评价和社会规范相关。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 社交回避:感到羞惭的人可能会避免社交场合,担心被他人评判或拒绝。

  2. 自我贬低:羞惭可能导致个人对自己产生负面看法,降低自尊和自信心。

  3. 行为改变:为了减少羞惭感,人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或避免再次感到羞惭。

  4. 情绪困扰:持续的羞惭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整体心理健康。

  5. 逃避责任:在某些情况下,羞惭可能使人逃避责任,避免面对自己的错误或失败。

羞惭的影响因人而异,但通常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羞惭感?

克服羞惭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自我接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完美之处,接受自己的不足,并理解这并不影响你的价值。

  2. 积极自我对话:用积极的语言与自己对话,避免过度自我批评。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或“我已经尽力了”。

  3. 逐步暴露:逐步面对让你感到羞惭的情境,从小事开始,逐渐增加挑战的难度。这有助于增强自信。

  4.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你减轻羞惭感。

  5. 练习社交技能: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或加入兴趣小组,练习与他人互动,逐步提高社交自信。

  6.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享受过程,而不是过度关注结果。

  7. 专业帮助:如果羞惭感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逐步克服羞惭感,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