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原形的意思

yuán xíng

原形

2025年3月16日 18:00修改

拼音yuán xíng

1.原形常用意思: 原来的样子;本来面目。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真相 , 本相
反义词 假象 , 假相
例词原形毕露

例句 1.这个冒名顶替的骗子终于现出了原形。
2.他即便伪装得再好,也总有原形毕露的一天。

原形引证解释

1. 原来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1. 但不知此酒发作起来,禁持不住,都要现出原形来。 《封神演义》第二五回
2. 露原形,休遮蔽。破群疑,销惊悸。 清 《比目鱼·巧会》 李渔
3. 陈太太:哪知不消几天,男子的原形就现了出来。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 洪深
4. 在这种情况下,造谣煽动的坏分子,则在人民面前暴露了原形,失去了活动的市场。 《瑞雪图》 峻青


相关词 原形毕露 原形已露

原形是什么意思

拼音:yuán xíng

词性:名词

解释:指事物的最初形态或未经改变的状态,也指生物体或物体的原始形状。

例句:这幅画还原了古城的原形,让我们能够想象它最初的样子。

近义词:原型、本相

反义词:变形、变体

1. 原形的定义是什么?

原形是指事物最初的、未经修改或变化的形式或状态。在不同的领域中,原形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生物学中,原形可能指生物体的原始形态;在心理学中,原形可以指人类心理中的基本模式或原型;在设计中,原形通常指产品的初始模型或草图。

2. 在心理学中,原形指的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原形(Archetype)通常指的是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的概念,指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普遍存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原型或模式。这些原形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基本元素,它们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以相似的形式出现,反映了人类共有的经验和情感。常见的原形包括“英雄”、“智者”、“母亲”、“阴影”等。这些原形在梦境、神话、宗教和文学中常常以象征性的形式出现,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

3. 原形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有哪些?

在文学创作中,原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色塑造:作家常常使用原形作为角色的基础,赋予角色特定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例如,英雄、反派、智者等经典角色原形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角色的作用和发展。

  2. 情节设计:原形可以用于构建故事情节,如英雄的旅程、失而复得的爱情等经典叙事模式。这些原形为故事提供了框架,使情节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3. 象征意义:原形在文学中往往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如树象征生命,水象征净化等。作家通过使用这些原形,可以传达更深层次的哲学或道德观念。

  4. 文化传承:原形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作家通过使用这些原形,可以唤起读者的文化记忆和共鸣,增强作品的文化深度和影响力。

  5. 创新与变形:虽然原形提供了经典的模式,但作家也常常对其进行创新和变形,以创造出新的文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应用使得原形成为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作家构建丰富、多维的文学作品。

4. 原形与原型有什么区别?

“原形”和“原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发音上相似,但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1. 原形

  2. 通常指事物的原始形态或本来面貌,尤其是在变化或伪装之前的形态。

  3. 例如:“妖怪现出了原形。” 这里的“原形”指的是妖怪本来的样子。

  4. 原型

  5. 指某种事物的最初模型或设计,通常用于产品设计、文学创作等领域。

  6. 例如:“这款手机的原型设计非常简洁。” 这里的“原型”指的是设计的最初版本。

总结来说,“原形”更侧重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原型”则更侧重于事物的最初模型或设计。

5. 原形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