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内中的意思

nèi zhōng

内中

2025年6月14日 11:41修改

拼音nèi zhōng

1.内中常用意思: 指某个范围之内;其中。

词性名词
近义词 里面 , 内里
反义词 外表

例句 1.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细节,内中含义需要我们仔细品味。
2.这起案件并不是简单的盗窃,内中情形十分复杂。

内中引证解释

1. 皇宫中。

1. 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史记·孝武本纪》
2. 今车驾方宿斋太庙,而内中车子不避仗卫争道乱行,臣愚窃恐于观望有损,不敢不奏。 宋 《奏内中车子争道乱行札子》 苏轼
3. 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 《汉书·武帝纪》

2. 里头;其中。

1. 那一干如狼似虎的人……把箱笼多搬到官面前来。内中一箱沉重,知县叫打开来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2. 我那时实在感到心痛,仿佛内中很有几本是我的东西似的。 《而已集·扣丝杂感》 鲁迅


内中是什么意思

拼音:nèi zhōng

词性:代词/名词

解释:指某个范围或群体内部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事情或情况的内部细节或真相。

例句:1. 这个组织内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

  2. 此事复杂,内中缘由需仔细调查。

近义词:其中、内部

反义词:外间、外部

1. 内中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内中”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有以下几种基本定义和用法:

  1. 指内部、里面。例如:”他熟悉这栋大楼内中的每一个角落”。

  2. 指事情的内部情况或内情。例如:”这件事只有他们几个知道内中详情”。

  3. 有时候也用来指代”其中”,表示在某个范围或群体内部。例如:”这些人内中有几个是专业人士”。

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果您能提供更具体的语境,我可以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2. 内中在中文里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内中”在中文里的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

  1. 指某事物内部或其中的内容:如”内中详情”、”内中缘由”。

  2. 表示某个范围或群体内部:如”内中人士”、”内中成员”。

  3. 用于强调事物内部的性质或特点:如”内中玄机”、”内中奥妙”。

  4. 在口语中,有时用来表示”其实”、”实际上”的意思:如”他表面上很平静,内中却很着急”。

这个词通常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3. 内中与现代汉语中的其他类似词汇有什么区别?

“内中”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通常出现在书面语或古汉语语境中,意思是“其中”或“内部”。现代汉语中与之类似的词汇有“其中”“里面”“内部”等,它们的意思相近,但在使用场合和语气上有所不同。

  1. 其中:最为常用,适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意思明确,指某个范围内的某一部分。

  2. 例如:“我们有五个方案,其中一个最可行。”

  3. 里面:口语化较强,多用于指具体的物理空间内部。

  4. 例如:“包里面有一本书。”

  5. 内部:较为正式,多用于组织、机构或抽象概念的范围。

  6. 例如:“公司内部正在讨论新的政策。”

  7. 内中:带有文言色彩,一般出现在文学、历史或正式文体中,显得文雅但略显陈旧。

  8. 例如:“内中缘由,还需仔细推敲。”

总的来说,“内中”与其他类似词汇的基本含义相似,但它的使用频率较低,风格偏古雅,多用于特定语境。

4. 内中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有哪些?

在古代文献中,”内中”一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 表示”内部、里面”的空间概念,如《汉书》中”内中殿阁”指宫殿内部的建筑。

  2. 特指皇宫内部或帝王居所,如《后汉书》记载”内中侍卫”,指宫廷禁卫。

  3. 在医学文献中表示身体内部,如《黄帝内经》”内中之病”指体内疾病。

  4. 在哲学著作中表示内心世界,如《庄子》”内中自得”形容内心的觉悟。

  5. 有时也用作时间概念,如”内中之际”表示某段时间之内。

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内部”这一空间概念展开。

5. 内中在不同语境下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内中”是一个汉语词,其具体含义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有所变化。以下是几种常见用法:

  1. 指内部或里面:表示事物内部或其中的内容。

  2. 例:“他打开盒子,内中是一些珍贵的首饰。”

  3. 指内情或真相:强调事情背后的真实情况或细节。

  4. 例:“这件事表面简单,但内中另有隐情。”

  5. 指内心深处:用于表达人的心理或情感。

  6. 例:“他表面平静,内中却十分焦虑。”

  7. 泛指某个范围或群体内部:用于描述某一领域或集体内部的情况。

  8. 例:“公司内中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

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6. 内中一词的起源和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内中”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内”和“中”组成,其起源和演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字义起源

  2. :甲骨文中已有此字,本义指“进入”或“里面”,后引申为内部、内部范围等含义。

  3. :甲骨文象形为旗帜或标杆,本义为“中心”“中间”,后扩展为“里面”“其中”等义。

  4. 复合词的形成

“内中”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属同义复用结构(“内”与“中”均表“里面”),起到强调或口语化作用,如《汉书》中已有类似用法。中古时期(如唐宋)使用增多,多指“内部”“其中”。

  1. 语义演变

  2. 古代:多用于具体空间或抽象范围的内部,如“内中之事”指内部事务。

  3. 近现代:口语中逐渐弱化,现代汉语更多用“其中”“里面”替代,但在方言或固定表达(如“内中缘由”)仍有保留。

  4. 现代用法

当代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略带古雅色彩,例如“内中细节”“内中曲折”,强调隐含或深层内容。

总结来看,“内中”是同义复合词,因汉语双音化趋势形成,古代常用,现代使用范围缩小,但仍具特定表达功能。

7. 内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内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属于较为书面化或古语化的表达,多用于正式文体或文学作品。日常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其中”“里面”“内部”等更通俗的词汇替代。在当代媒体、网络用语或日常交流中,“内中”已较为罕见。若需具体数据,可通过语料库查询,但其总体趋势是逐渐被更简洁的词汇取代。